传承红色精神 东营区红色教育线路推荐之北线

2021-06-29 17:05:15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欣

  编者按: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发布和启用东营区红色教育线路,是加强党员教育、增强精神力量的创新举措,具有深远意义和深厚影响。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联合东营水城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将红色教育线路推送给大家,供大家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欣 东营报道

  第二期红色教育路线为大家推荐的是北线,路线为东营区区情馆、区方志馆→东营革命烈士陵园→华八井/营二井。

  东营区区情馆、区方志馆

  东营区区情馆、区方志馆,位于东营区新区宁阳路89号,东营区行政办公大楼西附楼,2019年8月建成,11月底开馆运行。该馆为4层建筑,1-3层为主展区,展陈面积2200平方米。

  东营区是一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是东营市的中心城区,也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的发祥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共领导下的清河(渤海)战略区的中心根据地——广北根据地,以及游击区根据地——广(饶)博(兴)蒲(台)三边区所在地,境内红色印记、旧址遗址星罗棋布。曾长期作为清河(渤海)区党政军群领导机关驻地,许世友、杨国夫、景晓村、李人凤、徐斌洲、袁也烈、刘其人等共和国高级将领、高级干部都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许多著名战斗都发生在这里。这里也是革命先烈岳拙园、张范、杜荣甲、马世庆,起义干部王雪亭、战斗英雄刘梅村等人的家乡。

  东营区区情馆、区方志馆展览共设12个板块、45个单元,通过图文、文物、实物、雕塑、场景还原、多媒体等多种手段,集中展示东营区基本区情和历史文化脉络。其中,红色印记板块主要展示东营区的辉煌革命历程和革命老区风貌。精心打造的广北大参军场景复原,还原了1945年春秋两季广北人民轰轰烈烈参军拥军的光荣历史。

  东营区区情馆、区方志馆建成启用后,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作用,积极探索与学校、社团、机构等多方合作,进一步强化展览展示、收藏保护、地情教育、党性教育、文化交流功能,努力将其打造为记录历史、传承文明、弘扬文化、宣传教育的爱党爱国爱家乡教育新基地。

  2020年8月,该馆被中共东营市委宣传部、东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命名为“东营市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

  东营革命烈士陵园

  东营革命烈士陵园,位于东营区新区潍坊路北、庐山路西。

  烈士陵园建成于2018年9月,东西宽180米,南北长370米,占地6.7公顷。整个园区包括牌坊、纪念广场、纪念碑、碑亭、纪念馆等纪念设施,由南向北沿中轴线依次排列。牌坊高12米、宽19.8米,上书“东营革命烈士陵园”“浩气长存”;纪念广场占地1.3公顷,可容纳近万人举行纪念活动;广场北侧矗立26米高的烈士纪念碑,镌刻毛体“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陵园主体建筑为东营革命纪念馆,高21.8米,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布展面积3500平方米,内部为“品”字形双层回廊结构,通过板面图文、实物展示、场景复原、微场景、多媒体等方式,将东营革命史生动直观地展示给参观者。

  进入大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五幅浮雕,中间大背景展现了东营特色——芦苇湿地、黄河入海、旭日东升,侧面的四块浮雕分别展示了大火种、大后方、大参军、大解放的场景。展厅共分六个部分:序厅部分“穿越时空的‘圣火’”,讲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第一部分“信仰——开启革命之门”,介绍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山东的传播、东营地区早期党组织领导革命斗争的情况;第二部分“抗战——凝聚爱国之力”,讲述东营地区抗日战争情况;第三部分“解放——筑就新中国之基”,介绍渤海区建设、参军生产支前、抽调干部南下支援新解放区的情况;第四部分“丰碑——东营革命群英谱”,展现东营地区革命先烈的事迹;第五部分“名垂千古——东营革命烈士名录”收录了东营市登记在册的4488名烈士的名字。

  东营革命烈士陵园现为东营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营市爱国统一战线教育基地、东营市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华八井/营二井

  华八井是胜利油田以至整个华北油区的第一口发现井。它的钻探和试油的成功,实现了华北盆地早期找油的新突破,进而引出了华北石油大会战,从此揭开了华北油区大规模石油勘探开发会战的序幕,是对全中国石油勘探事业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为相继发现了胜利、大港、华北、冀东、中原等大油田奠定了基础,是我国的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从此,胜利油田正式投入勘探开发,胜利油田的开发标志着我国原油生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在当时的情况下我国的原油生产满足了国内的需要,不再需要从国外进口原油,不再受美国等西方列强对中国经济的封锁,它的意义是非常巨大的。虽然华八井早已停止了油气生产。但华八井是胜利人梦想开始的地方,更为中国甩掉“贫油国”帽子奠定了基础。

  如今,华八井已建成一个纪念公园,承载着胜利精神,教育着后来人。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