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486立方米每秒!”
“500了!水位4.76!”
“523!523!523立方米每秒,水位5.01米!历史第二极值流量!”
……
8月17日深夜,寂静的站房孤零零地站在漆黑的原野。小清河石村水文站灯火通明,每隔半小时工作人员就报出一串串数字,化为一条条报文汇聚到系统中,成为防汛工作的重要依据。
8月14日至17日,全省出现大范围降雨天气,14日19时,东营市水文中心启动水文应急监测Ⅳ级响应。仅16日夜间到17日凌晨,广饶县降雨量就达到了74.5mm;与此同时,小清河上游区域降雨也并未停歇,小清河水位随之不断上升。17日14时,省水文中心发布小清河洪水蓝色预警,17时30分又升级为黄色预警。汛情就是命令!
自启动Ⅳ级响应以来,广饶水文中心副主任金炳琪带领一个监测小组24小时驻守石村水文站,测报洪水过程。金炳琪不断刷新着H-ADCP监测屏幕上的数字,结合上游洪水测报情况,研判洪峰到达时间,适时启动自动化测流缆道完成流量测验30次。“大家打起精神,现在是关键时期,每一组数据都不能出错!”他的声音沙哑却有力,给团队注入着信心。
监测小组的成员们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每次缆道测流时,李征和田逸辰身着雨衣,密切关注断面情况,确保仪器设备精准安全到位。梁洪儒和徐永芳分别负责数据整理、校核、传输,眼睛紧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击,确保数据传输无误。“报告,最新报文已发出!”
17日23时30分,洪水达到峰值。监测小组成功测下广饶水文中心石村水文站1954年建站以来第二大洪峰523立方米每秒,超过2019年台风“利奇马”过境时521立方米每秒的洪峰。天色渐亮,雨势逐渐减弱,洪水开始缓慢回落。连续奋战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监测队员们脸上终于露出了疲惫却轻松的笑容。金炳琪看着最新的监测数据,长舒了一口气:“洪峰顺利通过,数据全部记录完整,大家辛苦了!”
“坚守虽然辛苦,但是有了新仪器设备的辅助,工作量少了,精度却更高了!”金炳琪高兴地说。
在这场与洪水的较量中,监测小组的工作人员用坚守诠释着责任与担当。他们像一颗颗螺丝钉,牢牢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用精准的监测数据为防汛决策提供着科学依据。截至8月18日中午,石村水文站在本次洪水过程中共采集传输各类水文数据200余组,发出水情预警信息4次,为防汛减灾工作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广饶水文人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测得准、报得快、服务好”的水文宗旨,在洪水中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数据防线”。(徐永芳)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