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经济开发区:抢抓“黄蓝”机遇 构筑人才“高地”

2014-12-01 16:56:00    作者:张学荣 乔仁桂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河口经济开发区;抢抓;“黄蓝”机遇;构筑;人才“高地”
[提要]河口经济开发区抢抓“黄蓝”机遇, 构筑人才“高地”。
    大众网东营12月1日讯 近日,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揭牌暨博士后进站仪式举行,山东河口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中国石油大学、进站博士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为进站博士的科研工作提供科研经费、生活补助等保障,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河口经济开发区抢抓黄蓝机遇,紧紧围绕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施科技与人才强区战略,积极打造区域人才高地,加快形成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布局,为加快推进“黄蓝”战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近年来,河口经济开发区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战略理念,形成“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才引进是最具价值的引进”的共识,紧扣“黄蓝”产业发展集聚人才。围绕高端石油装备、节能建材、精细化工、纺织服装、新能源开发等新兴产业,以及 “腾龙换鸟”、“退二进三”的工作目标,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特别注重引进科技领军人才、高级技术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力求兴起一个产业,聚集一批人才。紧扣园区建设集聚人才。针对园区规划、建设、资本运作和管理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人才,一方面,加大现有人才培育力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人才的能动作用;另一方面,不断加大园区建设相关人才的引进力度,特别是园区规划、设计、市政、园林绿化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紧扣项目建设集聚人才。将项目作为吸引人才的平台,将资源变为引进人才的比较优势,以项目吸引人才,以人才带进项目,以项目对接人才,做到项目建设到哪里,人才就跟进到哪里,在项目建设一线体现人才的价值。抓住引进、培养、使用、激励四个环节,突出人才队伍壮大、结构优化、素质提高三个重点,优化人才成长环境,构建创新人才载体和平台,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成果转化、项目产业化提供高效服务,为推动园区建设提供原动力。
    河口经济开发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设立,架起了企业与院校合作的桥梁,搭建了高层次人才培养和引进,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的重要平台。将为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建立合作机制,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促进产学研相结合等方面发挥重大作用,对于河口经济开发区加快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至此,河口经济开发区 “二站三中心及重点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已建成院士工作站1家,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市级工程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7个,产学研结合基地2处,省级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正在积极申报。创新创业平台的逐步完善,为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
    目前,该开发区拥有两院院士、行业技术领头人等各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82人,初步形成了“高层牵头,中层集聚”的技术人才结构,为实现园区跨越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各企业积极申报各类科技项目,承担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个,国家创新基金项目2个,省级科技计划项目10个,市、区级计划项目24个,完成科技成果21个,取得各类专利143项。在此基础上,河口经济开发区有效整合科技资源,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搭建具有公益性、基础性、战略性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强化开放服务功能,改善科技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依托园区内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院士工作站和各省级研发技术中心,确定利用5年左右时间,大力引进10名博士进驻博士后工作站,集聚200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3000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创建开发区人才工作项目亮点。注重招引与培养相结合,在大力引进外来优秀人才的同时,加大对现有人才的挖掘培养。鼓励创新创业和练好基本功,强化对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专业培训,开展各类技能比武,提高生产一线人才质量,为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人力保障。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