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声记 | 垦利区垦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孙燕:诊室里的“自家人”

2025-08-19 10:35:3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赵菲菲

  编者按:在乡间小路的晨光里,在社区楼栋的暮色中,总有一群身影步履不停,他们是基层医生,握着最常用的听诊器,守着最贴近民心的诊室,把健康的种子播撒在寻常巷陌。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日复一日的琐碎与坚持,筑牢了全民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基层医声记》,记者将扎根一线,记录下这些平凡医者的坚守与温度。

  大众网记者 赵菲菲 东营报道

  在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的孙燕,总被患者称作“自家人”。她的手机24小时开机,微信里存着十几个慢病管理群,诊室抽屉常备着糖尿病患者的小饼干。从医20余年,这位基层医生用“随时在线”的状态,诠释着“医者仁心”的当代实践。

  把诊室变成客厅

  早晨7点半,家住胜兴花园的张大爷已等在诊室门口,患糖尿病多年的他,口袋里还揣着孙燕去年手写的饮食清单。“孙大夫看诊像拉家常,连我孙子爱吃啥零食都记得。”这种“家庭医生式”的接诊方式,是孙燕在郝家镇卫生院工作时养成的习惯——乡镇老人常记不清用药剂量,她便把医嘱画成“太阳、月亮”符号:红色药丸画太阳,白色药丸画月亮。

  在垦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她的诊室总多备两把椅子。“患者家属也需要被倾听。”护士长回忆,有位阿尔茨海默病老人的女儿在诊室崩溃大哭,孙燕边开药方边当起了心理辅导员。

  “土专家”的升级战

  在基层医院,全科医生常被戏称为“万金油”,孙燕却把这看作优势。2013年刚调到乡镇卫生院时,她自费购买投影仪,将公共卫生科的体检数据做成PPT,给村民开“健康发布会”。

  2024年春天,垦利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全科门诊住院病房成立当天,孙燕特意穿了件新白大褂。看着首批住院的3位老人被妥善安置,她悄悄躲进楼梯间给市五院的指导医生打电话:“我们真的做到了。”一年来,该卫生服务中心已收治168位住院患者。

  医者的“第二处方”

  每周三下午,孙燕会“消失”两小时。后来同事才知道,她是去给独居老人王奶奶当“临时女儿”。老人股骨头术后拆线,她连续一个月上门换药,还顺带教保姆做康复按摩。这种“超范围服务”,在她看来是基层医生的本分:“患者需要的不仅是药片,还有被记住的感觉。”

  每个周末,她的身影总会出现在社区公益大集:在胜兴花园的凉亭下讲解高血压防治,在郝家镇的晒谷场演示急救手法。她用方言将医学术语转化成“盐要少吃,像啤酒瓶盖那么多”。一位中风后遗症患者执意送她锦旗,颤巍巍地亲手写下“妙手仁心”四个歪扭的字。

  孙燕总说自己是个“闲着就心慌”的医生。她用20年光阴证明:基层医疗的温度,正藏于这些“微不足道”的坚守中。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