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咱们本地小麦品质好,办面食厂原料不愁销路也不愁!”“生产工艺要标准化,保证食品安全是第一位的。”“厂子建起来,能不能优先考虑我们这些留守妇女就业?”……
2025年4月,在董集镇政协委员联络室协商民主议事会议室内,一场围绕建设健康面食制作厂的“有事多商量”协商民主议事会正在热烈进行。村民代表、合作社负责人、食品专家、乡镇干部、政协委员等2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为建设健康面食厂的规划建设把脉问诊、出谋划策。

杨庙社区地处优质小麦产区,多年来却只能依靠原料销售,农产品附加值低。如何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村民增收,成为摆在杨庙社区面前的重要课题。经过前期调研,提出了在杨庙社区南门建设健康面食制作厂的设想,但资金筹措、生产工艺、市场销路等一系列问题亟待解决。
以为民造福为“本色”,打造“巾帼助农工坊”
健康面食制作厂怎样才能拥有长久性的收益,董集镇政协委员联络室积极收集社情民意,探索“健康面食制作厂”新道路。以小麦粉、粗粮等为主要原料,研发、生产和制作各类面食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手工馒头、窝头、粘糕、带馅料产品以及功能性膳食面点。借助国企销售网络和渠道,开拓线上、线下多元销售渠道,开通社区团购、直播电商,开发本地及周边区域市场(商超、餐饮企业、学校、企事业单位食堂等),探索直营或加盟模式,在东营东城、西城和垦利区城区设置不少于20个代销点。以各村为巾帼共富基本单元,在面食制作厂内设立兼具灵活工作时间与宽松管理模式的“妈妈岗”,方便他们兼顾工作和育儿,引领赋闲在家的大龄妇女就近就业增收,让巾帼共富工坊成为妇女致富新载体。
以党建引领为“底色”,打造“巾帼强基工坊”
为解决创业初期资金困难,社区党委统筹下派帮扶资金、场地等资源要素,以“党建带妇建”推进“巾帼共富工坊”建设,认真落实市委“大力支持杨庙社区在打造共同富裕样板中走在前”要求,充分发挥国企优势,助力群众增收致富和村集体经济提档升级,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杨庙社区股份经济联合社与东营市垦利区河海农村经济有限公司共同注资东营市垦利区幸福杨庙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筹建健康面食制作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利用电商直播、社区团购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加强运营管理,争取上级政策资金,实现合作效益最大化。
以执委领办为“亮色”,打造“巾帼特色工坊”
健康面食制作厂探索建立本地化、可追溯的优质原料供应体系,同等条件下优先选用垦利区农旅集团生产的自磨面粉。通过“执委先学带后学”“引进专家教学”等培训方式,由妇联执委和专家主动上门,“手把手”耐心教授工作技能,让妇女听得懂、学得会、做得来,真正实现“一技傍身”。建立完善、标准化质量管理体系,涵盖从原料入厂到成品出厂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并做好技能指导、产品配送等后续保障服务。

“这个项目虽小,却体现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的有效衔接。我们要打造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让更多村民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王建超信心满满地描绘着发展蓝图。小面食承载着大民生,共协商描绘出振兴图。面食制作厂的建设,探索出了一条“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生动鲜活的基层实践。
据了解,下一步,垦利区董集镇政协委员联络室将持续以“健康面食制作厂”为载体,鼓励政协委员积极建言,开展各类乡村振兴活动,为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交出一份“董集答卷”。(高子婷)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