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津县积极开展卫生领域信用建设,实行联合惩戒和守信激励,加强信用信息公开,及时公开医疗机构信用评价等级、失信行为、受惩情况以及诚信经营、获得表彰等信息,营造了良好的信用环境。
加强诚信宣传阵地建设。组建诚信宣传队伍,结合基层基础提升年活动,建立了县、乡、村三级卫生计生诚信宣传服务网络,开展卫生计生通讯员、村计生主任专题业务培训3期,培训2600人次。加大诚信宣传投入,将村级人口学校作为卫生计生诚信宣传的主战场,维修改造人口学校35处,购置技术服务室床单、被褥1200条,制作卫生计生诚信宣传彩图、宣传灯箱和宣传标语3500余幅。丰富诚信宣传形式,在县电视台、县电台开辟了“卫生计生在线”栏目,录制卫生计生专题片6部,组织记者报道和专访90余次,录制发放宣传磁带,举办诚信卫生计生工作专题晚会3场。结合“7.11”世界人口日、“5.29”协会成立纪念日等活动,组织人员开展集中上街宣传活动,发放卫生计生诚信宣传材料、明白纸7000余份。
强化医疗机构信用管理。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三增一禁”便民正风和“三规范一公开”专项行动,严格落实国家卫计委“九不准”要求,开展治理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收红包、拿回扣、开单提成等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和不正之风。建立健全医院评审评价和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开展医务人员医德综合评价,惩戒收受贿赂、过度诊疗等违法和失信行为,进一步完善了诚信医疗服务体系。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实施专家行业管理。规范诊疗服务行为,大力推行“住院费用一日清”、“检验结果一单通”、“单病种质控与限价管理”等制度,建立完善处方点评制度,对处方进行动态监测。拓宽便民服务渠道,开展“门诊一站式服务”,在显著位置公示药品价格、收费标准及办事流程等,方便患者就诊。实施先诊疗后结算服务模式,大力推行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各项护理技术操作,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健全信用服务监管体系。加强医疗市场监管,全面开展医疗市场整顿活动,对医疗机构执业行为、医疗废物处置、医疗广告、医院感染和放射卫生实施重点监督,开展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活动,出动执法人员120人次,检查医疗机构160户次,查处无证行医6家、医疗机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1家,查封扣押药品器械20箱。加强公共场所监管,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整治,对辖区内3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和抽检,抽检30份样品,合格率100%。加强生活饮用水监管,重点对集中式供水单位的水质消毒、水质检测、供管水人员健康体检等情况进行核查。抽检水样15份,检测合格率100%,保证了广大群众的饮用水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