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社区:激发和谐民生的新活力

2013-12-16 10:34:00    作者:李海峰 蒲创科   来源:大众网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胜源 家园共育 胜东 四风 新发现
[提要]11月底,一封来自胜利小区居民的感谢信被送到胜东社区生产办主任李本杰的手中。“居民的脸是晴雨表,居民的心是试金石”,在胜东社区主任刘冠国看来,践行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就是让居民得实惠。

  大众网东营12月16日讯 据胜利日报消息, 11月底,一封来自胜利小区居民的感谢信被送到胜东社区生产办主任李本杰的手中。信中,署名孟凡恕的老人讲述着他的感动,感谢社区认真听取居民意见、解决了小区内的老大难问题。

  像这样的感谢信,胜东社区今年下半年以来已经收到了20余封。

  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胜东社区坚持从居民最关心最关注的事情做起,开门纳言、倾听民意,查摆问题、深挖根源、立行立改,促进服务水平提升,广大居民真切感受到了活动带来的新变化。

  开门纳言听民意

  9月3日上午,在建工小区的胜东社区学前教育中心会议室里,胜东社区组织的“建工小区改造居民诤言会”正在进行。8位由居民推荐出来的“代言人”,就小区改造充分表达着自己的意愿。

  跟居民代表同坐一起的还有油田公共事业部和胜东社区的领导。他们一边仔细地倾听着居民的诉求;一边认真地在笔记本上做着记录,遇到居民有疑惑的问题,他们还不时地给予回应与解答。

  “对小区怎么改造,能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这样居民一定会满意。”居民张新岭老人高兴地说。

  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管理局党委书记席秀海多次深入到胜东社区调研,与居民交朋友,广泛听取意见。8月22日至23日,席秀海胜东社区与一线员工、离退休人员、非在职党员座谈交流时,就明确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多站在群众的角度看问题,把群众满意作为干好工作最重要的标准。

  在胜东社区党委书记潘逢勇看来,社区工作天天与居民面对面,事事关系到广大居民的利益。善于聆听不同的意见,勇于包容尖锐的声音,敢于直面居民心中的疙瘩,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就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群众工作。

  活动之初,该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就分头深入到11个三级单位的联系点,通过座谈、书面征集等形式,广泛征求基层意见建议。

  在此基础上,他们通过上门走访、召开居民座谈会等形式,广开言路,征求业务承揽单位、辖区主营单位、居民的意见和建议,查找社区班子和机关部门在“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

  经过深入查找,共征求意见建议89条,其中直接针对“四风”问题的10条,其他具体问题79条。

  查摆问题挖根源

  “热力施工的时候,物业要加强管理,保证施工完能把地面恢复平整。”“五区和八区挨着市场,上公厕的人太多,要及时打扫。”“锦华小区农贸市场脏、乱、差,亟待整治。”……

  这是一次社区物业与居民面对面例会时的情景。从问题来看,尽管社区服务水平持续提升,但是有的居民还不十分满意。

  居民不满意,员工憋着火,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呢?

  面对这个问题,锦华物业公司没有正面回答,而是从今年10月起,在员工间开展“如果我是居民,我需要什么样的物业”、“我为居民做什么”等大讨论活动。

  每个周三,在胜东社区翠湖小区内,物业四站站长周德生都会戴着红袖标参与到一群老人的唠嗑中,去寻求一份答案。不仅是他,站上其他员工也通过这种方式来解答这道考题。

  在锦华物业管理公司经理陈鸿升看来,通过换位思考,明显能够感觉到员工心态的变化,员工和居民坐在一条板凳上,相互之间经常聊天打招呼,相处得很和谐。

  活动开展以来,该社区党委不仅坚持抛开面子请进来,放下架子走下去,而且背靠背查找,深刻剖析问题根源。

  10月16日至18日,社区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到基层联系点对征集到的89条意见建议进行面对面反馈答复,受到了员工群众的好评。

  答复过程中,各部门逐个反馈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对造成问题的客观原因进行细致分析,更直线对焦“四风”问题,将问题产生的根源深挖细找,不回避、不隐藏、不讳疾忌医,敢于自我亮丑揭短。

  现在,越来越多的社区工作人员在面对居民需求时,从原来的怕苦畏难,到现在的设身处地、想方设法。换态度,变思路,困难迎刃而解,方便了居民的同时,也为社区赢得口碑。

  立行立改见真心

  11月18日,胜东社区瑞达物业公司家政服务中心大厅内人声鼎沸,来自该社区的百余名居民前来咨询出入境服务业务。

  能在家门口办理业务,只是该社区把事办到居民心坎上的一个侧面。

  “居民的脸是晴雨表,居民的心是试金石”,在胜东社区主任刘冠国看来,践行群众路线的落脚点,就是让居民得实惠。

  自活动开展以来,该社区党委坚持立查立改,“加大力度解决常规问题、集中攻坚解决遗留问题、及时跟进解决新发现问题”,着力解决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在解难题中,促进作风转变,以居民满意来检验活动成效。

  “感谢社区立说立行,想居民所想,急居民之所急。”说起修缮后的门球场,锦华小区居民高兴地说。

  原来,锦华小区老年门球场地年久失修,影响使用。社区党委了解情况后,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多方筹措资金对场地进行修缮,满足了居民健身娱乐需求。几名居民代表给社区送来了感谢信、鞋垫和手工制品。

  事实上,实实在在地把民生工程做好,这是胜东社区践行群众路线的一贯要求。

  在老年管理服务方面,针对小区老龄人口多的实际,他们试点开展助老服务,建设 “助老服务一条街”,开展为百岁老人举办生日庆典等特色活动,增进邻里亲情,增强社区凝聚力。

  在学前教育方面,他们充分利用家长园地、家长学校、幼儿成长档案、幼儿园开放日、入户家访和电话随访等多种有效形式,大力营造浓厚的家园共育氛围。

  在医疗服务方面,他们加强与海军总医院的医疗协作关系,选派医务人员到北京进修,协调8名各科专家来社区开展义诊,诊治患者300多人次,让油城老百姓看名医不再难、不再贵。

  而在物业管理服务方面,针对锦苑、翠湖等小区居住集中的特点,他们实施“楼宇管家式服务”,运行“片区管家”服务模式,创新开展婚庆协助、设置鞭炮燃放点等服务,建设自助洗车台、投币式电动车充电站,受到居民广泛好评。

  截至目前,该社区已经圆满解决了辛兴党员服务社器材配备、胜利小区建筑垃圾清运、锦华四区地面积水、胜医东区平改坡渗水、胜源小区西围墙改造、华瑞小区燃气柜迁移、瑞康幼儿园屋顶漏雨等实际问题。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更多新闻: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