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利油田3年内将全面实现标准化采购

2014-04-14 16:46:00    作者:张坤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胜利油田;3年内;全面;实现;标准化;采购
[提要]当前,胜利油田10家油公司体制机制试点单位正在相继围绕“四化”建设开展相关工作。作为“四化”建设中的标准化采购负责单位,油田物资供应处早在2012年就着手开展相关工作,目前已完成对五家“四化”示范区的采购工作。据物资供应处副总经济师、物资供应办公室主任董刚介绍,“根据有关工作部署,2016年底,油田将全面实现标准化采购。”

  大众网东营4月14日讯(记者 张坤)当前,胜利油田10家油公司体制机制试点单位正在相继围绕“四化”建设开展相关工作。作为“四化”建设中的标准化采购负责单位,油田物资供应处早在2012年就着手开展相关工作,目前已完成对五家“四化”示范区的采购工作。据物资供应处副总经济师、物资供应办公室主任董刚介绍,“根据有关工作部署,2016年底,油田将全面实现标准化采购。”

  从“一单一招”到批量采购

  “油田在提出‘四化’建设后,关于标准化采购工作的确有些疑惑,然而这些疑惑也在工作中慢慢消化,从而总结出一套属于油田的标准化采购模式。”董刚说,2012年,油田提出按照“四化”模式推进油公司体制机制时,物资供应处就着手通过借鉴原有的标准化采购模式,逐步在油田确立的五个“四化”示范区采用标准化采购模式进行试点,“在逐步梳理探索建立标准化技术产品选型定型工作流程过程中,通过建立涵盖油气开发、地面工程等标准化数据库,为全面推广‘四化’建设模式奠定了基础。

  在董刚看来,标准化选型定型以适用为原则,优化了多数常规产品的技术参数和配置,摒弃过剩的功能配置,既提高物资质量,又更适应油田的实际需要,同时还能形成批量采购优势,降低采购价格。

  对于传统的采购模式和标准化采购的区别,董刚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他说,例如日常生活中的水杯,市民在购买时对水杯的基本要求就是水杯的容量,其次就有人选择玻璃杯或瓷杯、塑料杯,而对于个性化需求,每个单位是不一样的。然而,在施行标准化采购后,油田将在征集各单位意见后,在满足基本要求的情况下,摒弃了各单位的个性化需求,按照相关专家设计的标准,统一采用招标的方式选取供应商直接生产。

  不仅如此,通过实施标准化采购后改变了过去的“一单一招”,制定标准后由物资供应处统一采购。

  “标准化采购就是要改变以往‘市场有什么,我就用什么’的思维模式。”董刚介绍,经过2年来对油田日常生产所需的物品进行梳理归类,目前已经形成胜利油田的产品标准,“全面实施标准化采购后,供应商需要遵守油田的标准,这样也可以避免油田为溢出的产品性能埋单。”

  标准化采购进入攻坚战

  对于有着20多年物资采购经验的董刚而言,全面实施标准化采购更像是一场战役,而当前则属于这场战役的攻坚战。

  董刚说,2012年到2013年,是探索实施标准化采购的第一个阶段,那时项目组成员通常需要加班对五个“四化”示范区所使用的194种物资产品进行方案优化、选型定型工作;而第二阶段则是在2013年9月展开的,那时油田抽调科研院所、生产单位及质量检验机构的专家,共同对勘探开发系统使用的268种物资从产品性能、应用效果及标准指标等方面进行梳理,最终整合为钻井、采油地面、采油录井、三采等4类产品,全部对应了油田层级以上标准。

  而当前正在开展的第三阶段工作,主要以11个专业工作组为基础,对剩余的生产所需物资标准加快制定步伐。

  “目前,物资供应处所用系统是油田电子商务的ERP系统。该系统内的产品五花八门,可以满足各二级单位的个性化需求。然而正在开发的标准化产品数据库投入使用后,二级单位选取物品时只能选用固定的物资编码和产品体系,否则将无法实施采购。”董刚介绍,2014年,对主要设备设施实施标准化设计后,将着手对次要配件和小设备制定相应的标准。

  据统计数据显示,油田五个“四化”示范区之一的排601-20项目所需的66种物资,在实施标准化采购后,采购总价较传统采购方式相比降低了35.7%,质保期普遍从12个月延长到18个月以上,产品的性能价格比更优;水处理设备经多轮次技术筛选和价格谈判,标准化采购价格下降了20%;在技术要求提高、质保期明显延长的条件下,标准化定型的194项技术和产品,最终采购价格比第一轮报价平均降低35%以上。

  董刚表示,随着标准化采购理念的深入,物资供应处将逐步通过梳理优化、选型定型、整合提升,形成油田标准化采购物资的技术标准,并以此为基础,优化供应商结构,进一步提高资源获取能力。同时,优化完善现代化物流供应链,建立标准化选型定型采购流程,根据框架协议采取订单式操作,提高物资采购效率和效益,在2016年年底完成油田全部采购工作。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