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21 16:19:00 作者:张坤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4月21日讯(记者 张坤)从原先的项目负责人,变为现在的项目承包人。两字之变,让井下作业公司工艺所的“秀才”们压力倍增。“原来闭起门搞科研,现在还得打开门找经费。”井下作业公司工艺所副所长、工会主席陈东说,“2014年,所里全面推行项目承包制。”项目长除负责项目运行外,还要自主争取项目经费,承担项目推广。
缺乏政策、机制支撑
2014年,工艺所经营指标比去年同期上涨。然而,受勘探投资减少影响,创收主阵地油田内部市场大幅萎缩。项目承包制的推出,一则缓解所里经营压力,减少项目经费支出,二则旨在加强科研与市场的对接。
在陈东看来,要想真正摆脱困境,关键还是要把技术从实验室“揪”出来,“甩”向市场。然而,技术“揪”出来容易,“甩”出去难。陈东说,近年来,工艺所形成以水平井非常规压裂、防砂、连续油管作业为代表的龙头技术体系,“这些技术既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又具备广阔前景。”
“‘香饽饽’做出来,色香味全,但就是卖不出去。”井下酸化压裂专家、工艺所防砂工艺研究室主任卢宗平解释说,甲方接受一个科研成果,主要看它实验的效果。由于缺乏政策、机制支撑,所里根本找不到实验井。
这背后,隐藏着工艺所尴尬的定位。“油田一直把我们定位为生产单位。给我们拨的费用不叫科研经费,而叫科研支持费。缺乏科研必备的设施、机制。”在油田内部市场,水平井、页岩储层压裂设计,油田指定由BJ公司和采油院承包。然而,这些行业,工艺所在油田外部市场早已打出品牌。
事实上,工艺所的尴尬,也折射出整个井下的困境。“在发展中期,井下也搞过技术设计。后来,施工工作量一多,慢慢放下设计的活。干到现在,自上到下都觉得井下就是个劳务公司。”井下作业公司副经理李跃海说。
李跃海的话在工艺所得到印证。在陈东印象里,2005年之前,工艺所外闯市场,从江苏河南,到大港东北,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赚钱的手段就是技术服务,年产值最高达到1个亿。后因政策要求,所里转战油田内部。
井下实现整体风险大包
有成熟的能力,有成功的先例,然而缺乏机制体制的支撑,再好的技术“甩”向市场也困难重重。
为摆脱困境,今年工艺所提出:把技术、工具与施工捆绑起来,形成合力,一起“甩”向市场。目前,很多市场设计方、施工方、工具方各为一家。井上出现问题,三家单位沟通效率低下,甚至推诿扯皮,这让甲方十分头疼。
工艺所抓住这一时机提出:由井下作业公司出面,工艺所牵头对项目实施整体风险大包。无论施工、设计、工具哪一方出现问题,都由井下各单位负责。
井下作业公司首席酸化压裂专家卢云霄认为,原先进不去的市场,通过这一模式都能进去。在卢云霄桌上,放着延长油矿发来的标书,上面明确要求投标单位必须具备设计、材料、工具、施工等相应资质。他以此举例,工艺所只有设计能力,压裂队只有施工能力。只有双方联合,才能打入这个市场。而且,未来,市场将越来越看重这种综合能力。”
目前,工艺所已先后与公司特车大队、工程技术服务大队联合,对油田内部防砂市场大包、连续油管作业市场设计、材料、工具大包等环节展开协商,加快推动一体化闯市场步伐。
对于相对开放的国内外部市场,自去年以来,工艺所先后派出20多人次前往新疆、内蒙古鄂尔多斯、陕西、宁夏、河南等市场开展技术服务。今年,所里又派出多人前往多家市场调研对接,为下步全面挺进市场探路“预热”。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