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12月26日讯 今年以来,胜利油田孤岛采油厂孤三区面对113.5万吨的原油生产任务,按照“油水并重、优化调整、提升聚驱、精细稠油”的总体开发思路,精心组织,周密运行,实现了持续稳产和高效开发。截至12月24日8时,孤三区累计生产原油113.77万吨,提前7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预计到年底,可超产2.5万吨,实现原油产量连续7年攀升。
这个区将加快新井产能建设作为原油上产的主攻方向,坚持贯彻“早投、快投、投好”的原则,加快作业、注汽等节点运行,密切跟踪新井生产动态,做好参数优化等工作,使新井产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今年以来,共抢投新井24口,累计增油1.71万吨。在措施方案制订中,这个区技术人员应用“三线四型”精细摸排,实施“4321”工作法择优编制措施方案,杜绝无效、低效措施,同时对重点措施、重点工序做到全过程专人跟踪,确保措施见效,进一步提高增油效果,有效提高措施有效率。今年以来,共实施转周及各类措施138井次,日增油435吨,方案符合率98.3%,措施有效率达到84.5%,累计增油10.37万吨。减少无效作业13井次,节约作业成本248万元。
这个区聚合物驱单元年产油64.3万吨,稠油热采单元年产油35.8万吨,分别占管理区年产油的58.5%和32.6%,是完成全年原油生产任务的主阵地。针对油藏特点,他们对注聚单元实施分期分类治理;稠油热采单元实施“三优化、两转移”优化配套技术,对中二北馆3-4北部稠油井区实施吞吐引效;蒸汽驱实施个性化精细管理,实现了油藏开发的高效、长效。
孤三区注聚单元均为二类油藏,原油粘度高、层系井网复杂,油藏条件差。开发过程中油井见效不均衡,高见聚、低液量、低油压、注不进等问题突出,影响注聚驱开发效果的提高。通过“打基础-强段塞-调流向”分期分类调整,实现了注聚驱高效开发。目前,东区北二元驱见效井85口,见效率95.5%;单元无因次油量达到3.39;含水下降了11.5%,连续29个月保持在谷底运行,较数模预测低3.5%;已累计增油79.7627万吨,提高采收率5.44%。东区南二元驱见效井55口,见效率73.9%;单元无因次油量达到2.17,含水下降了14.9%,较数模预测低3.4%;已累计增油32.9907万吨,提高采收率3.02%。
强化热采井转周是上产工作的重点,也是老油田稳产的关键所在。针对高压难注、低压易窜、水侵等问题,这个区通过“三优化、两转移”,实施“一区一策”优化配套技术,稳定稠油产量。油藏开发上,在强水侵井区实施水侵综合治理,水侵一线井优化生产参数提液控制水侵速度,二线井采用高温堵水、氮气调剖封堵水侵通道,提高增油降水效果。弱水侵井区优选转周井,确定最佳转周时机。现场管理上,推行“一井一法”,实施“三期、四季、两时段”管理法,采用单井加热炉、衡量掺水装置、自动加药机、简易掺水装置等优化掺水降粘,延长了稠油井转周周期。实施氮气泡沫调剖、解堵及防砂等配套转周措施72口,累计增油7.27万吨。比去年同期少转周1口,多增油0.27万吨。
针对热化学蒸汽驱动态变化快的开发特点,该区从方案制定、跟踪调整、日常管理等方面入手,通过实施“把脉问诊”单井分析,“定液控温”井组调整,“四场调控”整体调整,细心摸索开发规律,及时跟踪调整,实现了实验区的持续高产。目前小井组累计注汽量 60.09万方,累增油6.36万吨,提高采收率10.1%;大井组累计注汽量68.97万方,累增油3.55万吨,提高采收率2.94%。
此外,在安全生产上,这个区以“我能安全”基础强化年为主抓手,全面启动“强责任、查隐患、抓落实”活动,重新修订完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扎实做好隐患排查、风险评估、井控、电路、硫化氢等隐患治理,筑牢安全生产基础,有效杜绝了“三违”现象,切实做到“零缺陷、零事故、零伤害”,为全年生产任务的顺利完成提供了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