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艳秋
责任编辑:赵静
看到那个被吊起的大家伙了吗?作为重油催化装置反应器的封头,它所在的高度有60多米。
这次石化总厂大检修,用大型吊车把它吊装到10米高的支架上,相当于从20层楼降到3层楼,减少了高空作业和受限空间作业等风险。
“以前爬20层楼,现在只要上3层!”这可不是简单的“降低高度”,而是石化总厂用“优化技术手段+管理统筹优化”给高风险作业“瘦身”的缩影。
4073项高风险作业被砍掉33%,他们到底用了什么妙招?
预制区,能在地面解决的,绝不带上天
此次大检修管道焊接总量为33646英寸,其中预制量达到11225英寸,减少了3365处现场动火作业;同时在施工现场,以法兰、丝扣连接代替焊接,也减少了动火作业量。
冷切割,不用火也能切管线
他们将管线分类,对于瓦斯线和液化气线等危险介质管线,采用水力切割和液压剪技术,安全无火花。
吊装,少吊一次,风险少一分
他们一方面借助大型吊车实现整体吊装,提高吊装效率与安全性,如重油催化装置使用整体吊装,减少了60余次小型吊装作业;另一方面,优化作业时间,减少夜间吊装风险。
大型塔器,地面“拼乐高”,高空“搭积木”
大型塔器是炼厂装置中的核心设备,高度高、直径小。为减少高处作业风险,石化总厂通过“地面预制+整体吊装”、制作加长杆、新建作业平台、加高护栏、加装防护网等措施,实现降低作业高度、减少高空作业频次、减少临边高空作业的目标。此外,他们还利用内窥镜来检测塔内情况,以减少受限空间作业。
管理“神优化”,塔未立,活先干
大检修还通过管理上的统筹优化实现高风险作业减量降级。如报废资产的拉运,一改以往先拉至石化总厂暂存库的惯例,直接拉至油田资产库存放,大幅降低吊装和倒运数量,共减少设备拆除吊装作业350余次。在汽提塔更新过程中,在塔器未安装到位前先将附件装配齐全,共减少29次吊装作业以及6人8天的动火作业。
安全不是口号,是实打实的“减法”,从60米高空到10米支架,从4073项高风险到33%的降幅,石化总厂用技术“托底”,管理“护航”让检修更高效、员工更安心。(胜宣)
初审编辑:张艳秋
责任编辑:赵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