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25 08:29:00 作者:王静 宋淑慧 张宁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大众网东营9月25日讯
“作业施工过程中最累的活要数反复摘挂吊卡提拉油管。就拿2000米深的油水井来说,大约有210根油管,起下一次油管柱,就需要井口操作人员摘挂吊卡400多次。一只吊卡就45公斤,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可想而知。”油田首席技能大师王天正谈起设计该系统的初衷时说。
作业工人的工作环境原本就比较艰苦,如何在降低劳动强度方面做做文章?王天正带领技术人员对井口场地施工设备不断进行设计改进。经过两年的研究,他们成功推出了单人井口操作系统,在作业5队、13队和20队试验成功,并准备在胜采整个作业大队推广使用。
“井口改进后,我的工作轻快多了。”作业5队井口施工人员王言国说。相比以前井口2名施工人员配合,反复摘挂吊卡,新系统对吊卡进行了改进,新型的牛头吊卡在气动卡盘的配合下使用,使用时新型吊卡挂在吊环上不用摘下,而气动卡盘固定在井口大四通上悬持油管,省下了井口作业工每根油管所进行的摘挂吊卡和抬吊卡的工作,极大地降低了井口人员的劳动强度。
“新系统的井口操作平台可以随意调节高度,另一端有远程遥控液压油管枕头,遥控调节油管高度,这样在任何高度的井场,我都不用再为频繁抬油管发愁了。”王言国高兴地说。
而在该队负责安全工作的张秀明看来,该系统不仅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还提高了操作安全性。他说:“新系统对人员配合度要求很低,井口岗挂好液压钳自己踩油门上扣,快慢自己把握,不用再和司钻配合了,这样操作就更安全了。”
作业13队队长魏继鹏告诉记者,现在井口减少1人工作,效率反而提高了10%。“井场施工歇兵不歇马,除司钻外,其他3人轮流施工,利用休息时间整理井场或资料,交接班也变得轻松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