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29 09:25:00 来源:新华娱乐 我要评论
由严歌苓担任编剧、杨文军执导,陈数、孙淳执导的文艺情感大戏《剧场》于周末在一片赞誉声中圆满收关,不少观众纷纷留言称相比影视圈的声色犬马,“剧场”其实更像是观众的一种“私房文艺”领地,在感悟人性碰撞的同时,更为珍贵的是全剧带给观看者的一种愈品愈香的韵味。
当话剧演员大规模向影视圈转移的时候,严歌苓编剧,陈数,孙淳,翟天临,种丹妮等人主演的《剧场》却把“话剧”搬进了荧屏内的“人民剧场”,讲述了一出话剧在时代天空下的艰难生长,更为观众讲述了话剧人充满变迁与跌宕的艰难岁月——《剧场》的时间线并未细化到年份,一句文化大革命结束多年,让时代感的存在有了跨越之感,成为一个大概,却也放在“人民剧场”中的故事,因此有了更多可以琢磨的细节。《剧场》的故事,有汇入时代洪流的蓬勃与宏大,更为明显的特质则是兼具了话剧的激情与变化,从第一集开始,便喜欢用最少的场次戏份交代出更多的故事背景人物关系以及故事转折,瓜瓜爬树,珠珠骑车飞驰,李导演焦急询问,老公交车上下来撑起的一把红雨伞,递进售票口的记者证……人物的行为动作犹如一扇未能完全打开的窗子,使观众约略、模糊地瞥视着特定环境中角色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地理环境,以及主人公性格形成的环境因素,并通过他们的生活习态及风土人情,从而进一步探究彼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特征。而不时响起的旁白,一面告诉观众更多的信息,让故事中的角色迅速找到站位,另一面,则像是催促观众,演出就要开始了。
《剧场》播出期间,不论是业内人士,还是网友观众,都提到了这部剧的“质感”,就是因其在那个特定的年代、特定的小城、特定的剧团里,演绎出了特殊人群的一段特殊的人生境遇。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小人物谱写众生相。郁珠和杜晓红是,李立勋和王帆扬亦是。电视剧并没有把视角完全聚焦两男两女的感情纠葛,而是透过情感故事试图完成一种人性的表达,当故事结尾,郁珠的释然与矜持、李立勋的默默守护、杜晓红的重新开始,王帆扬的如梦初醒,让每一个人物都有了质的飞跃,这是编剧严歌苓和导演杨文军的用意,也是舞台人生背后最想要传达的内涵。 在这场极具文艺气质的剧集中,看到了创作者们对时代的解读,也看到了浮躁当下珍贵成长的“文艺”种子,尽管轻飘如一声轻叹,却带给岁月这个舞台最具故事力的复兴。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