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14 09:51:00 来源:新浪 我要评论
即便这是个多元的时代,业界同样需要摆正姿态和摒弃浮躁,拍出更有思想、让观者更有共鸣的电视剧让观众服气才是王道。
每年的上海电视节总是有些尴尬。毕竟有影迷们翘首以盼的上海电影节在侧,电视节就像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当然,今年《芈月传》拿下白玉兰最佳中国电视剧奖、《琅琊榜》获最佳导演奖、胡歌、孙俪分获最佳男女主角奖算是实至名归,并无太多争议。但没有争议的同时,也伴着观众并不高涨的热情。
多年的配角,要吸引大众的注意力是一项艰巨任务。此时一员猛将——编剧汪海林大喝一声,拍马赶到,单骑救主力挽狂澜。6月10日,在上海电视节主题为“资本席卷的时代,手艺人如何保持尊严”的论坛上,汪海林抛出“色情狂掌管文艺阵地论”,语惊四座。
作为编剧,汪海林的《一起来看流星雨》和《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三、四部)都曾红极一时,本人也算是编剧界里的腕儿了。在论坛上他的矛头所指,正是现在的电视剧市场对“90后”的偏爱:“没有一个国家只针对90后观众搞电视剧的,咱们国家的电视剧为什么要为人口最少的90后服务?”
在抗战雷剧、婆媳剧占据电视剧大半壁江山的现实情况下,说中国电视剧只为90后服务的论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更何况,仔细一看汪编剧所谓的“色情狂”,也不过是“小鲜肉”而已。讽刺的是,汪编剧当年那部《一起来看流星雨》倒像是专门写给当时的90后来看的,并且至今都是学界业界作为“高收视、低水平”的偶像剧本文。此时汪编剧对“色情狂”的指责倒有些自我批判的味道在里头了。
“90后”有自己的趣味,追求他们这个年纪的偶像,非要说那是“色情狂”,然后为“正人君子”拍一些正人君子不知道有没有兴趣的片子,就能说那是脱离了低级趣味的艺术追求?何必因为“小鲜肉”当红就横眉冷对,动不动就扣帽子呢?
当然,汪海林所批评的买收视率造假和囤积炒作IP确实是影视市场乱象中存在的大问题,但不能以偏概全,关键,还是要在如何规范市场、透明化操作上下点工夫,让优秀的电视剧有出头之日,让“90”也好、各年龄层的观众都能多一点选择的空间。
不过,即便这是个多元的时代,业界同样需要摆正姿态和摒弃浮躁,拍出更有思想、让观者更有共鸣的电视剧让观众服气才是王道。优秀的剧本多了,敬业的导演和演员有了,中国的电视剧才能真正“百花齐放”,每年的各类电视节,也能真正搞出点儿动静来。
□河西(剧评人)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