垦利县公安局交管大队建立四项机制深化推进反腐倡廉

2015-04-17 15:05:00    作者:王海波 王爱波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垦利县;公安局;交管;建立;四项机制;深化;推进;反腐倡廉
[提要]为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推进依法廉洁规范执法,垦利县公安交管大队通过建立“思想育廉、制度促廉、监督助廉、严管保廉”四个机制,着力打造广大民警的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切实筑牢防腐倡廉道德防线,实现了交通管理和队伍建设齐头并进。
    大众网东营4月17日讯 为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推进依法廉洁规范执法,垦利县公安交管大队通过建立“思想育廉、制度促廉、监督助廉、严管保廉”四个机制,着力打造广大民警的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切实筑牢防腐倡廉道德防线,实现了交通管理和队伍建设齐头并进。
    建立思想育廉机制,打牢廉政思想基础。一是强化正面引导。将反腐倡廉建设与弘扬“忠诚、担当、为民、奉献”的垦利公安精神紧密结合起来,分批组织民警与全县劳模座谈交流,到社区、特困企业体验生活,走访下岗职工家庭,开展先进典型巡回演讲活动,通过比收入、比吃苦、比奉献,有效引导民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是强化反面警示。在垦利看守所开辟警示教育基地,组织民警听取贪渎人员悔过报告,主动参加反腐作品展等活动,警示民警慎用手中权力,自觉遵纪守法。三是强化氛围营造。借助公安[局域网]设立“廉政学习园地”、“违纪投诉曝光台”、“以案说纪”等专栏,在各单位开办廉政文化展和征文活动,广泛宣讲纪律条规,切实打牢廉政思想基础.
    建立制度促廉机制,促进公平公正正义。一是用制度管权。制定全体民警履行职权监督管理规定和交通民警廉洁从警十项纪律规范,严格执行禁令铁规月查点评、纪律作风检查教育、责任倒查追究等系列规章制度,坚决杜绝侵犯群众利益、乱拉赞助、公款吃喝、铺张浪费等违规违纪问题。二是用制度管人。对驾驶人考核、机动车检验,交通事故处理,路面管理和工程建设管理等热点、重点岗位民警,定期进行换岗交流,并明确操作流程,形成长效机制,确保政策连续性,有效净化廉政环境。三是用制度管事。进一步强化交通科技应用,对交通违法处理、交通事故处理、道路审批等事项,实行网上信息传输、网上流程办理、网上实时监管;执勤民警配备警务通,做到车辆信息及时比对,处罚数据及时传输;机动车上牌实行电脑公开自动选号“阳光操作”,减民警执法自由裁量权,实现公平公正。 
    建立监督助廉机制,强化内外监督。一是深化社会监督。在社会上聘请行风、警风警纪监督员以及廉情信息反馈员,公开监督举报报电话等,认真受理群众举报投诉,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促进规范执法,提升队伍形象。二是深化服务反馈。在车管、交管、事故、中队等服务窗口增设评价器,在办事大厅摆放意见簿,由群众当场进行意见反馈,同时,增加交通事故处理“回访”程序,办案民警定期回访事故当事人,有效掌握民警遵纪守法、为民服务情况,杜绝以权谋私、办案不公等问题的发生。三是深化信息研判。积极借鉴信息警务理念,健全队伍管理信息模式,广泛收集社会各界的反映和意见,大队办公室进行定期定量定性分析,上网通报,并纳入评先评优考核重要内容。
    建立严管保廉机制,提高拒腐防变能力。一是实行警务公开。深入开展“车管进社区”、“大走访”开门评警活动,并借助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平台,及时公布机动车上牌、驾驶证审验换证、车辆检验过户、禁区通行证办理等警务信息,建立网上答复、执法告知服务和值日警官制度,特别是在实施道路单向组织、交通管制等重大管理举措时,广泛征求市民群众意见,杜绝暗箱操作,真心服务群众。二是实行问题跟访。根据群众投诉、执法检查和现场督察发现的问题,大队定期研判民警队伍廉情状况,对民警逐人建立跟踪监督台帐,坚持抓大不放小,从源头上预防违法违纪问题。三是实行长效治理。深入开展涉案财物专项治理,通过源头清、兜底翻、逐车查的方式,健全暂扣车辆计算机录入登记、集中保管、定期核查、依法处置等管理办法,同时,深入开展违纪人员惩防教育,定期举办警务规定学习班、纪律作风整训班、业务技能提高班,从严督促整改,后进民警遵章守纪达标转化率达到90%以上。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