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吕剧)——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

2018-11-05 08:31:00 来源: 大众网东营频道 作者:

  所在辖区基本情况:

  吕剧的发源地——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牛庄镇地处东营区最南部,西临博兴县,南界广饶县,北与东营区史口镇、六户镇接壤,总面积116.9平方公里,辖42个村,人口4.6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万人。

  据《黄河志》记载,黄河入海口的今东营区一带和利津县,原先并无防洪大堤,每到夏秋季节,黄河常在这里泛滥成灾,使东营一带的穷苦百姓不得不流离失所、背井离乡,以逃荒要饭为生。不少人随身携带坠琴、竹板等简单乐器,以唱民间小曲作为乞讨手段,同时,也把异地他乡的小曲民谣带了回来。这样,时家一带乡村便成了民间艺术的荟萃之地。1880年,山东琴书传入今东营区牛庄镇一带,民间艺人争相学唱。1886年,时殿元为提高演唱技艺,只身到河南开封、安阳一带,边学艺边卖艺达半年之久。自河南归来后,他的琴书演唱技艺渐趋精熟,逐步形成了自然洒脱、幽默夸张、注重形象的表演艺术风格,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被人们称作“大角”。这个时期,在时殿元的影响带动下,时家村一带出色的民间艺人便如繁星密布,各种民间演出团体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每逢农闲节日,或三五搭挡,或结帮成伙,就地拉摊演唱琴书者处处可见,真可谓“村村听扬琴、妇孺皆会唱”。牛庄镇一带简直成了民间艺术的摇篮,给生活在苦难中的农民带来了无限乐趣。

  项目历史沿革:

  吕剧是在民间说唱艺术山东琴书“拉地摊”坐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腊月二十三,时殿元等民间艺人趁群众过小年辞灶之机,将山东琴书《王小二赶脚》按故事中人物分扮角色,仿照戏剧的样子化妆演出,这便是吕剧的雏形。《王小二赶脚》因演出时使用了竹蔑扎制的毛驴为道具,故被群众称为“驴戏”,同时,亦有“捋戏”、“小戏”等称谓。建国后,为统一该剧种的名称,遂取我国古音乐十二律中之“吕”字,喻其有“黄钟大吕”之声,又能谐民间“驴戏”、“捋戏”等音。因此,定名为“吕剧”。吕剧自形成以来,如春风化雨,很快在东营一带流行开来,并经改革发展普及到黄河两岸、泰山南北、半岛内外和江苏、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天津等地,已成为山东戏剧的代表和全国八大优秀地方剧种之一。

  吕剧的内容主要来自于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群众的理想和追求;它的表演形式生动活泼,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它的剧目篇幅一般短小精悍,主题鲜明,情节紧凑,演员不多;它的音乐简洁明快,委婉流畅,朗朗上口;它的道白风趣幽默,贯穿着方言土语,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这些特点使得吕剧极易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便于在群众中流传。在牛庄镇,一直流传着“要听吕剧腔,请到时(时家)、谭(谭家)、武(东武)、杜(大杜)、张(东张)”的说法。多少年来,在时、谭、武、杜、张一带,有些家庭平时闲谈经常用戏腔,安排家庭活计经常用戏文,男女老少对吕剧艺术真可谓是如醉如痴。那真是“一家人亮开嗓子就开唱,一台戏不用外人帮”、“大嫂在家蒸干粮,锣鼓一响着了忙,灶膛忘了添柴禾,饼子贴在门框上”,这些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就是对吕剧发源地广大人民群众喜爱吕剧艺术的生动写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牛庄镇党委、政府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按照上级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把加快文化事业发展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围绕打造文化发展新优势,不断强化政策措施。采取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一系列政策措施,积极鼓励民间艺人通过整合、开发、利用吕剧发源地的文化资源,努力引导文化专业户相互联合,大力扶持农民自筹资金、自己组织、自我管理,兴办职业剧团和业余剧团,进行市场化运作,逐步向非公有制文化产业发展。先后涌现出了以吕剧创始人时殿元的曾外孙、大杜村民间艺人杜瑞杰组建的“牛庄镇庄户剧团”,时家村民间艺人时玉良、东隋村民间艺人隋学德挑头组建的“时家村庄户剧团”和“东隋村庄户剧团”。紧接着牛庄、王营、车里、东薛、陈桥、魏家等村,也相继组建起了各自的“农民吕剧团”。这些民间文艺表演团体在搞好自娱自乐的同时,还坚持将市场定位在精神文化需求迫切而又旺盛的农村、企业、学校,创作、编排、演出了一些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节目,既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又使这些文艺演唱团体增加了收入。独树一帜的农村“戏文化”,在牛庄镇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但是,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吕剧艺术在“文革”时期曾一度被打入冷宫。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于电视的普及和流行歌曲的风靡,使吕剧这一土生土长的艺术瑰宝再一次受到冲击,吕剧演出市场日渐萧条,吕剧发源地艺人间的师承关系几乎中断,吕剧艺术几乎到了失传的境地。面对这一严峻局面,牛庄镇广大干部群众感到万分着急,许多党员、干部、群众,以对吕剧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纷纷要求重振吕剧艺术当年的雄风。

  近几年来,牛庄镇党委、政府顺应广大干部群众的要求,在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抓好扶持各村“业余庄户吕剧团”发展的同时,还狠抓了业余文艺创作队伍建设,他们根据发生在本镇群众身边的新人新事,先后创作、编排演出了小吕剧《卖蟹记》、《让房》、《醉夫记》,吕剧表演唱《乡村吹来和谐风》、《党的政策暖人心》、《吕剧故乡新事多》、《生机盎然新牛庄》,快板《小王分家》,歌曲《纪检监察赞歌》等文艺节目。为了进一步反映吕剧的起源与发展,更好地发扬光大传统吕剧文化艺术,还组织专人,以吕剧的起源与发展为主线,先后创作了小说《黄河绝唱》、22集电视连续剧《大戏棚》,编写了电视剧脚本《蒲公英》、《我的小太阳》和《星火风爆》等一批文艺作品。与此同时,为了做好与吕剧相关文物、设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牛庄镇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通过多方征集吕剧创始人等第一代吕剧传人用过的坠琴、扬琴、服装、道具等文物,分别在时家村和大杜村建立了“吕剧起源与发展陈列室”,并为吕剧创始人时殿元在墓前竖碑撰文,介绍其生平事迹,供后人瞻仰。

  解放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海内外文化艺术界和新闻界的许多学者、记者、专家纷纷到吕剧的发源地寻根探源,为弘扬、宣传吕剧文化艺术作出了重要贡献。1988年2月23日,台湾著名影视制作人凌峰先生,带领《八千里路云和月》摄制组,专程到吕剧的发源地牛庄镇拍摄吕剧专题片,时家村吕剧老艺人时清举、禹兴卫、谭文章等,不顾年事已高,顶着刺骨的寒风,在牛庄中心小学操场,专门为其表演了古装历史剧《金玉奴三打薄情郎》等吕剧戏曲。为了广泛传播和弘扬吕剧艺术,中央电视台还分别于2000年春天、2002年秋天、2006年春天、2011年冬天,先后多次派出记者,到吕剧的发源地牛庄镇时家村和大杜村进行采访报道。

  2004年7月,牛庄镇被命名为“山东省民间(吕剧)艺术之乡”。2004年12月,著名吕剧表演艺术家朗咸芬、李岱江参加“吕剧故乡吕剧情”活动,到时家村为“吕剧发源地”揭牌之后,更加激发了牛庄人民进一步弘扬吕剧艺术的热情。

  近几年,牛庄镇以提升地域文化软实力为重点,大力培育吕剧文化产业,对吕剧文化的整理、保护、传承工作做了大量有益探索。

  牛庄镇政府组织专门人员对仅靠老艺人口头传唱、濒临消失的吕剧老剧本、老唱腔等原生态资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搜集,尽可能把有价值的东西收集起来并整理归档,保护了吕剧传统文化资源。为培育吕剧新人,从2000年开始大力实施“家乡娃唱家乡戏”、吕剧进课堂等工程,编写了一整套吕剧乡土教材,在中小学开设吕剧课,聘请专业老师进行授课,培养出了一大批“爱吕剧、唱吕剧”的后备人才。2008年6月,镇中心小学被山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

  牛庄镇采取民办公助等形式,扶持、引导庄户剧团发展,镇庄户剧团等10余家吕剧团体演职人员增加到500多人。该镇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走“文化搭台、产业唱戏”的新路子,重点发展吕剧节庆文化,定期开展吕剧文化节、吕剧百场巡演、吕剧票友大赛等弘扬吕剧文化的活动,排练了一些优秀剧目,使吕剧优秀作品层出不穷。从2007年开始,已连续成功举办3届中国东营吕剧文化艺术节。2011年3月份,“吕韵乡情——山东省吕剧院走进东营区牛庄镇”活动在该镇成功举行,牛庄镇成为“山东省吕剧院实践基地”和“山东省吕剧院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与省吕剧院联姻,就吕剧产业培育、吕剧人才培养等内容进行深度合作,建立“联培、联创、联演”制度,大力发展弘扬吕剧文化,促进吕剧文化良性发展。

  2004年,牛庄镇政府在时家村建起了“吕剧起源与发展陈列室”,在此基础上,2009年又投资200万元新建吕剧展厅一处,配套建设了排练厅、舞台等设施。筹备开办了“中国吕剧网”,通过提供吕剧视频下载、网友交流平台和吕剧服装、乐器、道具出售等网络服务,将其打造成了吕剧故乡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

  特色团队及代表人物:

  牛庄镇吕剧文化团体的突出代表主要有3个,分别是牛庄镇庄户剧团、东隋村庄户剧团、时家村庄户剧团。

  牛庄镇庄户剧团成立于1983年,是由牛庄镇大杜村第五代吕剧传人杜瑞杰组建而成。剧团现有演职人员60余人,该剧团根据发生在群众身边的新人新事,先后创作编排了《卖蟹记》、《让房》、《老两口逛新城》、《四个老婆夸丈夫》等几十部吕剧新戏和吕剧表演唱,并有许多作品在省市区各级比赛中获奖。他们创作生产的一些深受群众喜爱,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的精品力作,充分发挥了优秀文化产品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2006年3月,牛庄镇庄户剧团被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十佳庄户剧团’”称号。

  东隋村庄户剧团成立于2006年10月,该剧团由东隋村吕剧艺人隋振山发起成立。自建团以来,已先后排练演出了《姊妹易嫁》、《小姑贤》、《墙头记》、《借年》、《半夜夫妻》、《闹房》等20多部传统吕剧,以及《传艺》、《娶婆婆》等现代小吕剧,其中《传艺》被区委宣传部录制成吕剧电视片。自2006年至今,剧团共开展文化下乡演出300余场次。仅2008年12月份至2009年3月份就演出100 场。东隋村庄户剧团为丰富东营区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受到了广大农村群众的普遍欢迎。

  时家村庄户剧团成立于2002年12月,该剧团由时家村年逾花甲的吕剧艺人时玉良发起成立。剧团演员主要为村内民间艺人和吕剧爱好者。剧团自成立以来,以传承传统吕剧为主,以培养吕剧新秀为己任。剧团小演员时凯悦在老艺人的精心培养下于2008年9月份被山东省电影学校吕剧戏曲班录取。

  牛庄镇代表性吕剧传承人是杜瑞杰。杜瑞杰1950年出生于东营区大杜村一个吕剧世家,是吕剧创始人时殿元的曾外孙。1983年,他组建了牛庄镇庄户剧团,在一边组织好民间演唱活动的同时,一边深入挖掘搜集整理民间的吕剧原生态资料,先后整理出50多部“老吕剧曲目”。杜瑞杰带领剧团创作了20余部倡树农村新风尚的新编吕剧剧目,为繁荣境域文化事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杜瑞杰自1980年以来,自行手工制作大提琴、坠琴、二胡等各种戏剧道具。特别是2004年,杜瑞杰经过半年多的研究、推敲、试验发明了“七音箱”。他将钹、锣、鼓板等吕剧表演必不可少的乐器组装在一个钢琴状的木箱中,安装上脚踏板,手脚并用,可以演奏出7种打击乐器的声音。因为携带方便、节省人力,并且现场演出效果好,“七音箱”非常受乐队演职人员的欢迎,并一直使用至今。

  为了弘扬吕剧,发展吕腔新韵,杜瑞杰一直提倡吕剧培养要“从娃娃抓起”。2001年起,他开始积极培养吕剧新秀,利用节假日时间,举办吕剧培训班,并担任大杜小学“吕剧进课堂”辅导老师,培养出了一大批吕剧后备人才,为吕剧事业的发展壮大注入了新鲜血液。从2003年开始,杜瑞杰还带领大杜村艺人举办“吕剧春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9届。在这九年的春节晚会上,吕剧爱好者踊跃参加,各显身手,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编自导自演,真正做到了“自己的戏自己唱,自己的舞台自己演”。杜瑞杰自编自导自演的戏曲多达200余出,其中有5出获奖。

  发展规划和措施:

  作为被文化部两度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吕剧发源地,牛庄镇将进一步加大农村文化建设力度,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艺术,把发展吕剧文化作为打造产业亮点、提升城镇形象的重点来抓,继续完善发展机制,壮大人才队伍,培育观众群体,推动吕剧文化同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着力形成吕剧文化为主体、传统文化产业竞相发展、富于地方特色的文化建设新格局。

  一是保护、传承吕剧文化,推动吕剧事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吕剧遗产资料的整理与保护,建设吕剧起源基地。在原来整理归档的基础上理顺校对、查缺补漏,确保原始资料整理的准确性、完整性。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强健吕剧文化建设根基。结合小城镇改造提升工程,打造集吕剧宣传、展演等功能于一体的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吕剧文化展览馆,丰富原始文化资料和藏品,全方位复原吕剧发展演变过程。培养专业队伍,提升吕剧文化创造力。以“大文化、大服务”为发展思路,成立镇文化服务中心,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为广大农村群众不断变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提供服务;结合生态文明村创建工作,在每村扶持建立一支业余文化队伍,培育一批“能拉能唱、能编能演”的乡村文化能人;组织文艺爱好者组建一支专业文化创作队伍,结合时代变化,不断创作富有教育意义的吕剧作品。

  二是创新文化产业管理机制,增强吕剧文化发展活力。设立吕剧发展基金。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吕剧文化建设。建立科学的运营方式,设立理事会,专门负责基金的日常管理和运作。基金会主要资助农村吕剧人才培养、壮大吕剧庄户剧团、挖掘整理传统优秀吕剧曲目等;成立牛庄镇吕剧团。借助全市文化体制改革的契机,进一步规范吕剧文化团体管理。面向全市招聘25名演职人员,聘请专业人员担任顾问,打造一支具有较高表演水平的吕剧团队,排练创作反映时代特点的现代吕剧、歌舞等作品,参加政府组织的各级节庆、慰问演出活动,活跃乡村文化;出台群众文化团体扶持政策。以吕剧发展基金为依托,采取以奖代补措施,引入市场机制,鼓励群众文化团体进行艺术创作,推动“吕剧进课堂”等活动的开展,激励庄户剧团融入市场竞争、做强做大。

  三是实施文化产业培育工程,打造特色文化战略格局。形成以吕剧弘扬为主题,以红色教育为亮点,以现代农家乐观光旅游为载体,全面整合牛庄镇剪纸、草鞋、柳编等民间艺术资源的文化产业格局。引入市场机制,走“文化搭台、产业唱戏”的新路子,重点发展吕剧节庆文化,定期开展吕剧文化节、吕剧百场巡演、吕剧票友大赛等弘扬吕剧文化的活动。同时,将弘扬吕剧艺术与发展现代农家乐观光旅游相结合,在不同的旅游景点搭建吕剧演出舞台,向游人展示吕剧风采,出售一些与吕剧相关的旅游产品,如吕剧脸谱、吕剧泥塑人物、吕剧乐器小件、吕剧剪纸、吕剧光盘、吕剧油染等,在宣传吕剧文化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获奖情况:

  1989年12月16日,牛庄镇庄户剧团代表东营市赴济南参加山东省首届计划生育文艺调演,演出的新编现代小吕剧《离婚记》,荣获优秀节目组织奖、优秀节目创作奖、优秀节目演出奖和优秀演员奖。

  2004年7月,牛庄镇被命名为“山东省民间(吕剧)艺术之乡”。

  2005年,曹文忠创作的《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等八大革命样板戏戏剧人物肖像图,在全国剪纸艺术节邀请赛中获金奖。

  2005年8月,《纪检监察赞歌》被山东省群众文化学会、山东省艺术馆授予“优秀创作奖”和“优秀演出奖”。

  2006年3月,牛庄镇庄户剧团被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十佳庄户剧团’”的称号。

  2006年3月,小吕剧《卖蟹记》,被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庄户剧团”调演二等奖。

  2008年6月,镇中心小学被山东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

  2008年、2011年先后两次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受益人数及社会影响:

  “锣鼓一响,手脚发痒”。牛庄镇10余家庄户剧团就像“磁石”一样,吸引得乡亲们纷纷加入。独树一帜的农村“戏文化”,在牛庄镇形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素有“栓老婆子橛子”之称的吕剧,不仅在本镇、本区、本市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庄户剧团的演员还到山东省许多地市进行巡回演出,受益人数已近千万人,为推动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社会上产生了良好影响。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陈玉青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