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协作跨行业 中小微企解疑难

2013-09-26 16:01:00    作者:   来源:中国保险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保险服务 保险营销员 保险中介机构 保险消费者 保险企业
[提要]千万家中小微型企业迫切需要信息处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的支持,期望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提升管理品质、降低经营风险。一首《满江红》简要描述了世纪保联云平台的设计思想和跨行业保险协作机制:

  千万家中小微型企业迫切需要信息处理技术和风险管理技术的支持,期望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提升管理品质、降低经营风险。世纪保联开始与保险经纪公司、保险业务咨询公司合作,通过云计算模式和跨行业保险协作机制向中小微型企业提供综合的信息处理和风险管理服务。

  云计算,就是通过网络按需提供可动态伸缩的廉价计算服务,用户通过资源共享的云计算模式,可以方便地获得专业化的计算服务。用户享受云计算服务,只需要根据实际使用的账号数量支付价格十分低廉的账号服务费用,既不需要投入高额资金采购设备和软件,也不需要承担软件研发的技术风险,当然也不需要为无法控制的升级服务费用买单,其信息化进程都不再因为资金、人力、技术等因素的压力而受制约。

  跨行业保险协作,就是不同行业的多家机构和人员各自发挥优势,联合为客户提供与保险相关的服务。站在被保险人视角看,保险服务的本原就是通过防灾防损服务和赔款服务来实现被保险人的风险控制和风险转移,这意味着保险服务是中小微型企业的刚性需求。保险服务合同的复杂性和投保企业生产环境的多样性,决定着保险中介机构和保险营销人员至少要同时具备两种专业素质:一是保险产品专家,熟练掌握保险条款、费率规章及理赔规则;二是风险管理专家,熟悉投保企业的风险隐患、整改措施和应急预案。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同时掌握所有公司的保险产品并非容易,而同时掌握所有行业的风险信息同样艰难。世纪保联云平台正是基于“云计算、广覆盖、跨行业、跨平台”技术思想和知识共享机制,将外部的保险服务与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结合,将安全生产管理与生产作业过程管理融合,产生推挽放大和正反馈调节效果,推动风险管理工作螺旋递进式发展。

  由专业机构派遣专业人员凭专业知识提供专业化保险服务,是行业发展的现实需要。所以,不同领域的服务机构既有协作的必要,又有协作的需求,此举有利于改变当前保险消费者、保险中介、保险公司之间形成的“蜂腰结构”,构建全新的保险服务“微循环”体系。

  世纪保联云平台集成了生产作业管理系统、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统计报表管理系统和保险服务管理系统,五个子系统既相互独立,又保持统一。用户只需要一个帐号,就可以使用平台系统已经具备的处理功能。平台系统具有五套数据对接方案,可以随时与保险公司等机构的核心业务系统实现实时数据对接。

  “创造价值,崇尚正直”是世纪保联的价值观,帮助众多中小微型企业客户寻找保险企业获得保险保障,是世纪保联为客户提供的增值服务。

  一首《满江红》简要描述了世纪保联云平台的设计思想和跨行业保险协作机制:

  全面知情,凭自主,众人期望

  打破信息不对称,全面实现知识共享,是中小微企、劳动者、消费者和保险企业的共同期望。

  无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成为保险领域的专家并不容易。具体原因有两点:一是保险条款和保险业务规则客观上具有严谨而复杂的属性;二是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方便的条件研究保险。同样道理,我们也难以精通所有行业的风险管理技术。正是因为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误解随时可以产生,进而导致冲突。

  通过云计算技术和跨行业保险协作机制,能够满足保险消费者的期望:保费赔款自主计算、保险条款自主区分、保险产品自主选择、承保理赔自主查询,能够满足风险管理者的期望:横向到边缘、纵向到底端。

  防误导,辨明虚假,洞察真相

  在保险服务领域,误导和被误导现象的存在,可能缘于多种因素,并非都是主观故意的缘故,这是信息不对称发挥作用的实际情况。所以,将保险误导的责任片面地归咎于保险营销员或者保险中介机构并不公平。以保险行业最大规模的车险业务为例,当前,无论是保险营销员,还是兼业代理、专业代理机构都难以随时向客户提供精确的保费计算、赔款计算等专业服务,世纪保联云平台能够提供实时、快速、精确、全面的计算服务。我们可以从五个维度来描述平台功能:一是保险公司维度,平台系统可以支持所有保险公司;二是地理区域维度,平台系统可以支持所有省市区(尚未包含港澳台);三是分支机构维度,平台系统可以支持到县区一级承保出单机构;四是业务环节维度,平台系统具备保费精准计算、承保出单、批改、接报案、查勘、定损、赔案缮制、自主查询、数据对接等全过程业务处理逻辑;五是用户种类维度,平台系统可以为五类保险当事人提供专项支持。

  在安全生产管理领域,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样客观存在,导致相同类型的事故频繁重演。一线的员工知道隐患在哪里,但是没有能力解决,管理机构想解决隐患却不知道隐患在哪里。平台融合了12个行业安全生产检查标准和细则,帮助中小微企用户实现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和危险源始终处于透明状态。

  四项原则同恪守,十大关系皆通畅

  在保险业务活动中,五类保险当事人始终要遵循四项基本原则:最大诚信原则、可保利益原则、近因原则和补偿原则。由被保险人、保险中介、保险人、社会服务机构和社会管理机构组成的五类保险当事人形成十个双边关系,此谓保险当事人十大关系。恪守四项基本原则、通畅十大关系是促进风险管理和保险服务的关键步骤,需要一个中立、安全、稳定且廉价的公共技术平台给予支撑。

  行业间,共享跨时空,今独创

  保持保险当事人十大关系的通畅,涉及到信息分享和知识共享的需求。例如,医疗机构需要实时知道某一患者是否有保险保障,交警机构需要实时知道某一台车辆是否投保交强险,安全生产监管机构需要实时了解某一个企业的危险源安全措施、隐患整改进程和应急预案之合理性,等等。世纪保联云平台提供了跨行业信息共享和知识共享技术,用户无论通过有线局域网还是通过无线网,不管使用电脑还是使用手机,都可以通过云平台处理各自的业务,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一个平台上,融合了多个行业的业务逻辑,建立了一系列数据模型和逻辑模型,这是世纪保联独立自主创新的成果。

  云计算,协作网;国货挺,安无恙

  云计算,是基于虚拟化技术、存储、网络等资源的整合,最终实现资源按需所得的新的服务模式,已经成为国家重点发展的战略方向。世纪保联云平台采用云计算模式,搭建一个跨行业、跨时空的保险协作网,改变了信息化建设模式,用户的投资压力和风险都大大降低,而部署周期和服务响应时间也大为缩短。

  全面支持并采用国货精品,不仅是情感之依赖,更是理性之选择。世纪保联云平台涉及到的硬件产品全部采用国货精品,嵌有龙芯CPU的曙光服务器、嵌有龙芯CPU的曙光防火墙、嵌有龙芯CPU的升腾云终端,同红旗Linux操作系统一道,保障了平台的安全、稳定和高效。全面采用国货精品,不仅从根本上解决了系统安全保障问题,并且采购成本、维护成本、扩展成本大大降低,进而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

  历千锤百炼,破风逐浪

  世纪保联云平台系统历经10年的努力完成了设计、测试和实践检验,分布在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80多个城市的保险行业协会、保险企业、汽车行业协会、汽车企业、传统生产企业、交警机构、安监机构、医疗机构为平台的不断升级提供了实际使用经验和需求,有1000多位专业人士在系统开发、测试和使用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了独创的特色。系统本身的成功就是跨行业协作的范例,是多家IT企业的中国工程师团结协作的成果,是多个行业集体智慧的结晶。

  合法合规应自律,防灾防疫须合唱

  合法经营,合规经营,更需要行业自律。行业自律是任何行业的基本原则,非规范的经营模式将导致消费者利益受损,进而行业整体利益受损。实现有效自律,就需要跨行业协作。平台提供了行业自律所需要的技术手段和协作机制,有利于促进行业规范经营。保险、安全生产管理、卫生防疫等机构尽管业务范围不同,但其目标一致,就是化解风险,维护安全。

  安监、消防、防疫与保险等行业在目标上具有天然的一致性,一首《忆江南》描述了各个领域理念之间异曲同工之妙:抓生产,安全第一观,预防为主治未病,综合治理解疑难,防患于未然。

  风险管理需要独奏,更需要合唱。通过云计算技术和跨行业保险协作机制,可以重新再造保险行业自律模式,既可以实现行业自律的目标,又可以给五类保险当事人带来方便:一是保险公司通过平台同时面向中小微企实现有效供给,二是自律规则由事后人工监督检查升级为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自动预警约束,三是自律机构和监管机构可以通过平台系统进行非现场巡航检查,四是所有合法中介机构可以共同参与,五是保险消费者可以自主查询、透明消费。此时,保险公司实现保费颗粒归仓,被保险人得到足够保障,从业人员获得收益增长。

  促和谐,协作跨平台,联为上

  信息化建设已经在各行各业深入普及,然而,由于设计思想、技术路线的差异,各个机构已经采用不同的业务处理系统。世纪保联云平台数据交换技术接口可以实现异构系统无缝对接,信息孤岛连接成片,传统的数据交换,将发展为信息分享,逐步上升为知识共享。

  一切意外皆有可能,我们不担心。一切事故皆可避免,我们有信心。团结可以抵御侵略,协作可以化解风险。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曹守华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