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垃圾科学分类 文明有我

2020-06-02 15:32:02 来源: 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作者: 关晨歆

  垃圾分类并不是新鲜话题。从1992年《中国21世纪议程》中首次提出城市生活垃圾应逐步做到分类收集开始,到2000年国家建设部确定8个城市为全国首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城市,再到2016年迎来垃圾分类快速发展的新纪元,我国在“垃圾围城”中破冰探索了十八年之久。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垃圾的大量激增,垃圾分类带来的不仅仅是民生问题,更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攻克的一环难题。3月17日,东营市出台了《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标志着东营市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努力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方案》明确了垃圾分类的工作目标、工作任务、推进措施、保障机制等,提出加快推进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制度,逐步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将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机关单位绩效考核和文明单位创建等考评体系,为东营市生活垃圾分类指明了方向。

  智能分类垃圾桶

  成为社区新亮点

/

  扫码注册、人脸识别、投放垃圾、智能称重、兑换积分……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金水北区的智能分类垃圾桶前人头攒动,在由物业、志愿者组成的“桶边员”手把手地指导教学下,居民跃跃欲试尝试这种环保“新玩意儿”。玻璃、金属、塑料、纸张、纺织、书籍等各类垃圾,经系统人脸识别后,迅速在屏幕上显示所投物品重量以及相应兑换的积分,居民用这些积分可以兑换油盐、牙膏、洗洁精等生活用品,极大地提高了居民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据悉,今年东城街道将垃圾分类划为2020年重点工作之一,多次召开垃圾分类工作调度会议,组织各类专家到辖区内社区中进行考察调研,确定了金水北区、安泰北区两个小区作为试点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其中,金水北区投资30余万元建设垃圾分类宣教小屋和安装智能分类垃圾桶等,在前期培训、入户宣讲完成后,现已初步投入使用。

  换一种思路讲,垃圾其实就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为避免居民手中的闲置物品变成“垃圾”,金水北区在环保驿站设置二手用品调剂平台,鼓励居民将二手用品放置于此,开办旧货商店、跳蚤市场,通过线上、线下旧货交易方式,促进二手闲置物品的再利用,从源头上减少城市垃圾生产。

  科学宣教入人心

  绿色理念进万家

  垃圾分类是一场持久战。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驶入“快车道”,必须充分调动全民参与积极性,形成推动垃圾分类的强大合力。

/

  据了解,利津县自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会议召开以来,快速制定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教育计划,每月在主流媒体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加快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努力提升垃圾分类知识普及程度,增长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东营区也创新思路、优化举措,成立了垃圾分类青年宣讲团,鼓励广大青年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宣传实践,逐步形成生活垃圾分类常态化、长效化宣传机制的有益探索;东营区实验幼儿园开展“垃圾分类新时尚 移动宣讲我在行”青年志愿活动,设立移动宣讲台,采用移动宣讲的方式,在不同点位、不同时段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跟居民互动,强化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同时,在垃圾分类硬件设施上下足功夫,在试点小区内增设环保小屋、垃圾回收装置等,同时积极建立垃圾分类大数据平台并推广分类回收微信小程序,居民可以通过小程序联系工作人员上门回收。

  近日,东营市各级中小学相继复工复学,校园成为垃圾分类实施教育的主要阵地。东营区三中、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凯幼儿园、景苑幼儿园等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前提下,纷纷开展“垃圾分类宣传”志愿者活动,孩子在家长、教师、志愿者的带领下,通过绘画、摄影、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学习垃圾分类相关知识。学校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等自媒体开展宣传活动,提升家长、学生对生活垃圾分类的认知及参与水平;同时,计划将生活垃圾分类相关知识纳入幼儿园、中小学教学内容,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等活动;推动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校园创建,开展学校、家庭、社区互动实践活动,建立实施校园垃圾分类考核制度,让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提高家长、周边社区居民参与积极性,让学校成为垃圾分类的绿色阵地。

  垃圾分一分,城市美十分。让垃圾成为放对位置的资源,让垃圾分类成为东营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全市上下应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市、街、企、社区多方合力,为推动垃圾分类处理常态化凝聚共识、贡献能量,让“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深入人心。积极营造人民群众关注垃圾分类、践行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将树立垃圾分类意识、践行文明东营理念深入到每一位东营人的心里。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