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治理黄河,从先秦时期就开始了,著名的大禹治水说的就是治理黄河的故事。
历史上对黄河口的研究论述不乏其人。尤以宋、元、明、清的研究文献记载见多。尽管认识有限,见解不一,但对河口的症结在于泥沙,河口状况与下游河道息息相关等认识却近乎一致,对后人研究治理河口有所启迪。
对于泥沙的治理,减沙主要是搞好上游和中游的水土保持,减少泥沙的来源;排沙主要是修筑导流堤工程,集水攻沙入海,开展疏浚拖淤;用沙即扩大三角洲堆沙范围,主要措施是适当扩大尾闾河段摆动范围,利用海洋蚀退能力减缓岸线延伸。因此东营境内的黄河治理主要是排沙与用沙。
今天,就让咱们走进东营境内的黄河,了解一下近年来对河口治理的研究。
研究成果难以达成共识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黄河口观测工作逐步展开,有关科研机构纷纷组织科技人员开展河口分析研究工作,已有百余篇论文、报告、专著问世,有的已被采纳运用。但由于河口复杂多变,其发展规律一时难以全面准确把握,某些方面的研究成果还未达成共识。
20世纪50年代初,河口研究多为历史资料和自然情况的调查研究。1965年8月,南京大学地理系等单位对三角洲地貌进行调查,提出以“贝壳堤”为依据,确认1855年前古海岸线走向的观点。同年,武汉水利电力学院、黄委会水科所、前左水文实验站等单位编写的《黄河河口基本情况和基本规律》中提出尾闾流路“大循环”和“小循环”的概念,对后来河口研究产生很大影响。
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围绕改道清水沟和协调黄河防洪与油田开发建设的矛盾问题,先后有数十个单位、数百人次参加河口治理规划,促进了河口研究工作的广泛展开。多数意见认为,主动进行有计划的人工改道是近期河口治理的可行措施,确立利用水沙资源为工农业生产服务的观念。黄委会水科所在1970年9月发表的《黄河河口与治理问题》,对河口治理作了初步总结。同年,黄委会水科所等单位对刁口河流路观测资料进行分析探讨,指出尾闾河型演变规律一般表现为:散乱——归股——顺直——弯曲——出汊——大出汊——改道再散乱的模式。
1975年后,黄委会水科所等单位重点研究分析河口延伸对下游河道的影响和“明清故道”河口演变与治理情况,先后写出19篇专题报告,开始明确区分摆动与改道的概念,并提出游荡摆动、取直摆动、出汊摆动的三个类别。张永昌、王恺忱还以一百余例黄河浚淤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论证,指出长河段拖淤的不可行性。有的研究人员还提出:从长远宏观的影响看,河口延伸意味着河流侵蚀基准面相对升高,是引起下游河道淤积的主导因素。也有人认为:下游河道冲淤引起的水位升降主要与上游来水来沙条件有关。
1980年,黄委会召开黄河河口观测研究规划座谈会,制定1981~1990年观测研究计划。黄河口研究被列入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第二十二项“根治黄河研究”第三课题。此后,许多专家学者除潜心研究河口演变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外,开始涉足治理措施的范畴。
科研单位开始进行专题研究
东营市建市后,市政府和胜利石油管理局根据黄河三角洲经济建设和石油勘探开发的需要,1984年提出稳定清水沟流路40~50年的要求,并就此向黄河主管部门征询意见,委托科研单位进行专题研究。此后,以稳定流路为主的各种治理主张应运而出,先后提出“挖沙降河”“疏浚拖淤”“大小水分流”“分洪放淤减沙”“计划改道、轮流走河”“三角洲顶点下移”“加高堤防、整治河道”等论点和建议。其中,经过分析论证提交研究成果的有:中国水科院尹学良等1985年9月完成的《稳定黄河口在清水沟及其以南40~50年的研究》;青岛海洋大学侯国本主持进行的《挖沙降河、改良土壤、建立农业基地、补偿南水北调、稳定河口流路》的研究;山东河务局1986年9月完成的《关于延长黄河现行流路使用年限的技术咨询报告》;东营黄河修防处王锡栋1987年12月发表的《稳定清水沟流路三十年以上的初步意见》。
1988年6月16日,由中国国土经济学研究会、中国水利经济研究会和黄委会水利经济研究会共同发起,由各方面专家、学者、教授及领导共四十余人组成考察团,对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与河口治理进行为期十天的实地考察和会议研讨。会后呈送给国务院总理李鹏的《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与河口治理考察报告》指出:“大家一致认为,为了保障和稳定胜利油田建设,相对稳定黄河入海流路是极其必要的。充分利用清水沟流路,可以把它稳定30年,争取达到50年。”并建议成立黄河河口规划治理科学研究所,落实利津以下黄河河口治理投资。
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家经济发展重心的逐步北移,黄河三角洲开发被国家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被山东省列为“跨世纪工程”。为了强化河口治理研究机制,东营市政府、黄河河口管理局、黄委会东营水文水资源局先后组建泥沙研究所、治理研究所、海岸研究所,重点围绕清水沟流路的稳定开展观测试验和研究。东营市政府还广泛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黄河口开发与治理的研究,组织不同门类和学科的专家、学者联合攻关。其中,1991年立项的《黄河口演变规律及整治研究》(国家“八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已由中国水科院为主于1995年12月完成成果报告。研究结论认为:现行清水沟流路可以使用40~50年。如果再采用调节水流,改造河口等措施还可进一步延长20年。1994年8月,追加的“八五”攻关项目《延长黄河口清水沟流路研究》专题,对黄河入海泥沙的分布规律,利用海洋动力输送黄河口入海泥沙,建立高位分洪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海、河同步治理条件下黄河现行流路行水年限四个方面展开进一步分析和研究。由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无偿援助的“支持黄河三角洲持续发展”项目研究(UNDP),也于1995年2月开始全面启动。
近年来,东营市还多次组织黄河口治理专题学术交流活动。1994年10月31日,在东营市召开的“黄河口治理总结暨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国内的水利、海洋领域的专家五十余人,对稳定黄河现行入海流路的可行性,黄河口施行综合治理的效果和对策,利用河、海动力输沙及其他动力输沙等方面进行广泛深入的探讨。各领域的专家经过多年研讨,普遍认为黄河口治理的关键在于解决泥沙问题,而处理泥沙的主要办法为减沙、排沙和用沙。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丰丽莎
今年义务教育学校报名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报名需要注意哪些事项?报名材料怎么准备?近日,有市民拨打12345政务服务热线,就此进行咨询。记者采访了市教育局有关负责同志 [详细]
如果把经济工作作为一场战役,“双招双引”就是最为重要的“第一战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 [详细]
数台塔吊正挥舞着机械臂吊运货物,头戴红色、蓝色帽子的施工人员手持铁锨,正忙着新院区住院部的地下室及设备间基础施工,近处青灰色砖块做的墙面已经垒高,远处门诊大厅还 [详细]
历史上对黄河口的研究论述不乏其人。尤以宋、元、明、清的研究文献记载见多。尽管认识有限,见解不一,但对河口的症结在于泥沙,河口状况与下游河道息息相关等认识却近乎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