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生物多样性丨数据揭秘多样性背后的秘密——鸟为啥越来越多

2021-10-11 17:35:00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作者: 李斌 刘佳昕 覃照莹 张志 白宁 范苑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这是生物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有水草丰美、鱼虾充足的栖息地,可以更自由地长途迁徙,更舒适地哺育幼鸟,我国鸟类的栖息环境变化如何?鸟的数量为啥越来越多?

  接下来用数据揭秘鸟类保护背后的秘密。

  在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屏幕上刚孵化出的3只东方白鹳幼鸟,让今年在这里出生的东方白鹳数量达到了创历史纪录的324只。这种体态优美,有着黑色羽翼、红色双足的水鸟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近20年,每年从这里出生的东方白鹳幼鸟越来越多,总数超过2200只;巢穴也从当初的1个增长到如今的120个,黄河三角洲已经成了全球最大的东方白鹳繁殖地。

  然而,东方白鹳的传统繁殖地并不在这儿。

  研究者利用GPS追踪器,还原出了18只东方白鹳在四年时间里的活动轨迹。每年的10月下旬,东方白鹳离开在东北的繁殖地,历经一个半月南飞到长江流域过冬。

  在这个迁徙路线图上,绿色的圆圈代表它们在途中停歇的地方,圆圈越大,则停留的天数越多。不难发现,停歇点密集出现在黄河入海口的附近,也就是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如何从中转站成为了最大的繁殖地?

  这是20年前,卫星拍摄下的保护区模样,视线所及,遍布枯黄与干涸,而对比如今的景象,水量充足,满眼是绿色和生机。

  2002年起,黄河三角洲保护区利用小浪底工程的有利时机,开始引黄河水入保护区,至今,已陆续疏通水渠114公里。2013年以来,总补水量超过了5.4亿立方米,相当于40个杭州西湖的蓄水量。

  在这幅代表保护区地表覆盖的卫星遥感分析图中,蓝色是水域,黄色是裸地。显而易见,对比调水之前的2001年,今年的水域覆盖面积有了明显增大,广袤的湿地有了水,生态系统也慢慢恢复了生机。

  当我们把镜头深入到保护区内部,会看到很多“小岛”,它们大小不一,中心地势有高有低。保护区工作人员告诉我们,这是一项以保护东方白鹳、黑嘴鸥等鸟类为主要目的的微地形改造工程。岛内高低错落的地形设计,充分考虑多种生物的不同需求,深水区适合游禽栖息,而浅水区则适合东方白鹳这种涉禽觅食,同时还保留一定比例的裸地和植被,为鸟类提供休息和隐蔽场所。而像这样的“鸟类繁殖岛”,保护区里有65个。

  环境舒适、鱼虾肥美,在这里栖息的各种鸟类也多了起来,从187种到370种,1992年建区以来,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所拥有的鸟类种数几乎翻了一倍。

  我们再放眼全国,以鸟类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各级别的保护区已经多达372处,其中,江苏盐城湿地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栖息地的退化和丧失”是导致我国鸟类濒危的最主要原因,一系列保护措施,让鸟类有了更好的休息、居住地,也有了更自由的迁徙之路。仅仅从2018年到2021年,中国有野外记录的鸟类数量就增加了46种,达到了1491种。

  (总台央视记者 李斌 刘佳昕 覃照莹 张志 白宁 范苑 山东台 东营台)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