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原标题:盐碱地上的绿色奇迹——我市深入推进国土绿化工作综述
“年年种树不见树,电线杆子比树多”,过去的东营被称为山东“北大荒”,因土壤平均含盐量达17‰以上,一度被列为绿化的“禁区”。
身披“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殊荣,现在的东营,林荫道宽阔整齐,绿化带色彩斑斓,随手一拍便是美丽的风景。
近年来,我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积极谋划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深入推进国土绿化事业发展,改善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在盐碱地上书写出了属于东营的“绿色奇迹”。
从“一棵树”到“满城绿”
东营由于特殊的成陆机制和环境条件,土壤中次生盐渍化严重,栽活一棵树比养大一个娃还难。当年,胜利油田在河口区初建的时候,指挥部周边白茫茫的盐碱滩上只有一棵孤零零的树,“一棵树”成了这里特殊的地标和地名,缺绿少树更成了东营如鲠在喉的痛。
立下愚公志,誓让盐碱滩变绿洲。为彻底改善生态环境,我市从苗木选择、改善土壤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借鉴“上农下渔”,创造性地实施了“抬高、整平、深翻、蓄水、压碱”等工程技术措施和“先治碱,后植树”“先造地,后造林”等工程模式,有效解决了树木成活率低的难题。
东营的造林“难”,难在技术上,更难在资金上。在盐碱化严重的地区,种植一棵树的成本要80元。为破解绿化资金不足难题,东营采取“谁绿化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的措施,引导群众投资投劳,使植树造林成为群众致富的有效途径;同时,把引导企业投入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结合起来,一批林业基地、订单林地项目在全市普遍开花,探索出了项目整合、协同共建、企业参与、群众投标等多种融资渠道。
三分种,七分管。为加强后期管护,我市推行林权制度改革,让林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此外,市财政安排专项造林补贴,对树木成活率达到90%的绿化工程项目,每株给予2元补贴,激发了社会各界造林护林的积极性。
从“难以扎根”到林茂粮丰
盐碱地上栽树难成活。树木的根扎下去之后,触及盐碱水就会枯死,这让种树这件事变得异常艰难。为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2021年,我市启动实施了沿黄生态长廊建设,有效改善沿黄区域生态面貌,绘就林茂粮丰、黄河安澜的沿黄百公里绿色长卷。
我市计划利用10年时间,以黄河两岸大堤和南展大堤为轴线,串联龙居生态林场、王庄生态林场等7处重要生态片区,对30余万亩规划区进行绿化提升和湿地保护修复,计划新造林3万亩,林地提升改造8万亩,湿地保护修复8万亩,打造50处以生态绿化为主的节点。
2021年,沿黄生态长廊工程共完成绿化面积1万亩,其中新造林2600亩,补植提升8000亩,完成绿化任务的107%,完成投资1.86亿元。今年,我市将持续深入推进沿黄生态长廊建设,计划新造林2000亩,绿化修复提升9000亩,保护修复湿地6000亩。目前,全部施工设计已经完成,大部分工程已经开工建设,部分工程已进入招投标程序。
除实施沿黄生态长廊项目外,我市还系统谋划国家特殊及珍稀林木培育、孤岛地区刺槐林更新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通过重大生态修复项目实施,由点及面、系统治理,打造林茂粮丰、黄河安澜的生态文明示范区。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
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
我市以创新实践为引领,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路径。创新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投入机制,制定印发《东营市生态文明建设财政奖补机制实施方案》,出台《东营市沿黄生态长廊工程管理办法》,强化各级政府生态保护修复责任,将优质生态产品生产成本纳入财政预算,为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提供资金保障。创新“绿色土地”出让机制,建立“土地出让+生态券”的土地使用价格形成机制,以4.88亿元挂牌价格完成首宗278亩附带生态产品保护和修复条件的土地出让交易。
我市创新林下生态循环农业产业新模式,积极培育黄河口农产品特色品牌,发展林禽、林畜、林菌、林药等林下经济,打造了集产业示范、休闲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以“润松农业”为代表的生态产业模式。同时,创新发展业态,把湿地城市与文旅产业结合起来,实施金湖银河、天鹅湖、广利河沿线等工程,建设“商、居、文、游”一体化产城融合示范区,带动金湖银河等区域土地资源升值溢价,实现生态产品价值的显化和外溢。
从一棵树到一座城,昔日盐碱滩,如今新绿洲。一座宜居绿城,正在黄河入海处迅速崛起……
(记者 商雅雯)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