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入海·湿意东营丨与鸟为邻 寻鸟而行——三十余载见证新生湿地的生命故事

2023-10-23 17:40:03 来源: 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作者: 李梦迪 燕钰 高波 吴家俊

  8月上旬,夏日烈阳炙烤大地,黄河三角洲水天一色,鸭鹭成群列队,游曳于丰茂水草丛中觅食纳凉,繁育后代。

  望着远处的一巢幼鸟,吴立新放慢了脚步。他架起望远镜,放置定位器,拿起摄像机和笔记本开始观察记录繁育情况。“这个‘人工巢’是去年刚搭起来的,已经有2巢8只小鸟在这里繁育出生。”

  54岁的吴立新是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汶流管理站的高级工程师。三十余年间,他见证保护区的获批成立,守护上万生灵的孕育繁衍。

  “1989年,我来工作时保护区还没有成立,我们管这里叫草场管理站。”吴立新回忆,作为退海之地,当时黄河入海口处常常断流,海水倒灌,黄河三角洲盐碱滩涂覆盖,白茫茫一片。

  为修复新生湿地生态系统、保护珍稀濒危鸟类,1992年,黄河三角洲设立了总面积15.3万公顷的国家级保护区,吴立新也成为了保护区的一员,承担大汶流片区野外巡护工作。

  “1995年,我亲眼看到一行飞鸟在空中盘旋,但却不降下来觅食和繁殖。”彼时的吴立新是湿地上的“外行人”,后来他才知道那群鸟就是濒危物种东方白鹳。

  2003年,在一次巡护中,他再次看到了这种美丽优雅的大鸟,在黄河岸边繁育觅食,这也是第一巢被监测到在黄河三角洲筑巢繁殖的东方白鹳。因黄河三角洲土壤盐渍化程度高,缺乏高大树木,东方白鹳又有着“攀高枝”的生活习性,高耸的电力杆塔便成了东方白鹳筑巢的首选之地。为了给它们营造安全舒适的家,从2008年开始,保护区先后建起了115个高12米的“杆塔”作为人工巢,又在人工巢旁安装上了“小眼睛”,观测记录它们的繁育情况。截至2022年,已经有2748只东方白鹳在黄河入海处出生,为全球濒危物种保护工作作出巨大贡献。

视频监控画面:东方白鹳在人工巢内繁育视频监控画面:东方白鹳在人工巢内繁育

  随着保护区生态环境的改善,每年秋冬季数百万只候鸟在这里栖息、捕食、越冬,吴立新的工作愈发繁忙。“记录鸟类每天的动向,是我们的工作日常。”吴立新说,“一开始我就是个‘门外汉’,认不清鸟的种类,为了更加准确的记录,要边看边学。”青头潜鸭雄鸟头、颈青绿色具金属光泽,尾下覆羽白色,雌鸟形似雄鸟,但通体呈淡褐色,嘴角有淡色圆斑;鹤鹬,夏季繁殖期羽毛呈黑色,到了冬天又会变灰色……他常常抱着厚厚的鸟类图谱蹲守比对、辨识,有时一看就是大半晌,多年下来,已然成为鸟类专家。

500余只白鹤在黄河三角洲觅食 吴立新摄于2016年500余只白鹤在黄河三角洲觅食 吴立新摄于2016年

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 吴立新摄于2017年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青头潜鸭 吴立新摄于2017年

  吴立新日复一日,寻鸟而行,用步履反复丈量这片新生湿地。保护区大汶流片区面积6.26公顷,水草丰茂,植物种类丰富,环境多样复杂。吴立新回忆,有一年,为了监测数千只鸻鹬类鸟群的行踪,他和队友跟着鸟群观测和记录,6个多小时下来,不知不觉迷失了方向,在海滩上越走越远。“下午5点,潮水迅速涨高,淹没了返航的线路,我们被困在水深2米的潮沟带旁,幸好被路过的渔民用小船救出。”

濒危物种火烈鸟 吴立新摄于2020年濒危物种火烈鸟 吴立新摄于2020年

  丰富多样的湿地类型给不同种类的鸟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吴立新根据湿地地貌和鸟类对栖息环境的不同需求,将巡护路线划为5条线路。“我们每天巡护一条路线,走个两三万步都很正常,每半个月进行一次大循环巡护,这一天会将5条线路都巡护下来。”无论夏阳酷暑、三九严寒,他乐在其中。

  从白茫茫的荒芜之地到万鸟栖息的大河之洲,吴立新陪伴着一窝一窝的雏鸟成长,翩跹于天地间,也欣慰地看到越来越多的有着高学历、掌握高科技的年轻人走进湿地,加入黄河三角洲的保护队伍,“希望更多年轻人走进一线、扎根基层,尽快成长,用心守护湿地里的万物生机。”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