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
大众网记者 陈子昊 东营报道
12月12日,东营市召开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新闻发布会。东营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副书记、局长邢金书,市应急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陈召华,市危化品安全监管服务中心主任郭爱国,市应急管理局危化科科长李秀美,市化工专项行动专班园区和产业政策组组长马忠磊出席发布会共同介绍了东营市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有关情况,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刑金书介绍了全市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相关情况,他说,东营市是化工大市,危险化学品大市,危险化学品企业点多、面广、量大,风险基数大、固有风险高,抓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整治提升专项行动是一项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抽调专人成立工作专班,深化实施八大工程,以建立“五张清单”为抓手,按照“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一项一项抓整治,一项一项抓提升,扎实推进专项行动各项工作稳步开展。
深化实施重大安全风险防控工程。聚焦重大安全风险,精准施策,精准治理。一是对全市涉及苯乙烯、丁二烯、有机硅、液氯生产等24家高危细分领域企业开展深度诊断,整改消除问题隐患1289项。组织制定环氧乙烷隐患排查治理标准,拟作为全省标准推广实施。二是组织对全市34处中小油气储存企业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发现16处较高安全风险企业问题隐患全部“清零销号”,完成风险降级。三是全面排查全市85家企业的127处液化烃储罐区,建立“一罐区一档”,评估确定较高风险储罐区21处,实施重点关注。
深化实施重大事故隐患整治工程。以重大事故隐患专项排查整治2023年行动为抓手,深挖细查,坚决消除事故隐患。一是深化重大危险源“消地协作”督导检查机制,对256家重大危险源企业,1106处重大危险源完成了两轮的“全覆盖”检查,检查发现的重大隐患数较往年提升了15%。二是新排查5家企业7套老旧装置,确定较高风险装置2套,一般风险装置5套,全部制定了“一装置一策”整改提升方案,整改消除带“病”运行问题112项。三是抓好中化协诊断检查成果转化,梳理编制《危化品企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图册》及《危化品企业关键设施风险管控指导手册》2本案头书,提升企业发现问题隐患的能力水平。
深化实施化工产业安全发展格局重塑工程。严格源头准入减少增量,分类治理优化存量。一方面,强化《东营市危险化学品“禁限控”目录》刚性约束,严格限制新建剧毒化学品项目,从严审批涉及一二类急性毒性气体的和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的高风险的建设项目。另一方面,实施“五个一批”分类治理,先后关闭退出企业24家,停产整顿企业2家,推动搬迁入园企业15家,整改提升企业14家,发展壮大企业8家,化工企业集约集聚发展效应更加明显。
深化实施化工园区整治提升工程。坚持系统治理,示范突破,持续提升化工园区整体性风险防控水平。一是引导化工园区持续开展“十有两禁”整治提升,4处化工园区治理提升均已通过省现场复核验收,降为D级较低安全风险,提前完成年度园区风险降级任务。二是编发《化工园区安全管理制度编制导则》,从企业管理、人员(第三方)管理、公共区域管理、建设项目管理等8个方面,确定25个基本安全管理制度的编制要求,指导园区规范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三是扎实推动东营港化工园区重大风险防控项目建设,用好1500万中央补助资金,指导园区优化安全风险智能化管控平台,强化泄漏监测设备配备,完善危险化学品安全预防体系,建成全国首家“5G+”智慧化工示范园区。
深化实施化工企业本质安全改造工程。聚焦“两个根本”,加快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工程。自动化改造方面,全市260家重大危险源企业完成了一轮操作单元自动化升级,全市75家精细化工企业完成了“四个清零”。信息化建设方面,指导企业建设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系统开展线上隐患排查,系统运行优良率从13%提升至95%以上。建设特殊作业信息化审批系统,特殊作业实现了在线审批备案。指导319家危险化学品企业划分高危场所2326处,修订完善相关制度文件400余份,利用人员自动定位、电子围栏技术,严密防范人员聚集风险。
深化实施化工安全智慧赋能工程。借助现代先进信息技术,打造两大示范工程,科技赋能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一是打造“智慧库区”示范工程。以神驰仓储为试点,研究打造了以双重预防机制数字化平台为基础,以视频监控、紧急切断、气体检测、雷电预警4大系统为支撑,以人员定位、智能巡检、气云成像泄漏检测等N种功能为辅助的“1+4+N”智慧库区,在全市大型油气储存基地中广泛应用。二是打造“1+3+16”智能监测预警示范工程。建设1个市级危险化学品智能监测预警平台,聚焦企业重点区域、重点作业、重点岗位3类管理重点,利用AI智能分析、人员定位技术,对装卸区人员爬罐、特殊作业监护人缺失等16种违规行为进行主动捕捉并分级预警处置,推动安全生产从“被动预防”向“主动发现”转变。
深化实施安全监管效能提升工程。强化网格化、差异化、精细化监管,提升监管效能。一是强化驻点监督。为460家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落实“两人一企”驻点监管措施,各级驻点监管人员累计驻点企业2200余家次,发现问题隐患3640项。二是强化安全包保。确定化工和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包保领导干部353名,具体工作人员373名,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安全包保活动1800余家次,累计发现问题3673项。三是实施评估分级。完成320家企业的首次评估工作,共评出红色企业108家,橙色企业189家,黄色企业22家,蓝色企业1家,为后续分级分类监管打下基础。
深化实施责任落实网络建设工程。压紧压实各级各方面责任,织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网络。一是强化安全意识。组织开展各类宣讲活动299期,累计覆盖各级领导干部和化工、危险化学品企业从业人员12925人次,进一步筑牢安全发展理念。二是压实政府部门责任。完成“两办”意见落实情况专项督查,推动整改“两办”意见落实方面的短板弱项126项,指导各地各有关部门消除责任落实盲区。三是深化安全文化建设。以制度建设、体系打造、文化引领“三个维度”建设为抓手,引导企业广泛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培育了一批像奥星石化、赫邦化工、神驰石化一样的优秀安全文化示范点,助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下一步,东营市应急管理局将始终坚持“一防三提升”工作主基调,聚焦专项行动重点任务再发力,着力破解瓶颈性、根源性、本质性问题,不断健全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排查整治体系、监管执法体系、源头治理体系、责任落实体系“五大体系”,加快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马宝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