②刀尖上的“舞者”——东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涛

2019-11-29 08:14:00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李欣

  编者按:医生,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他们奋斗在一线,守护健康,他们忍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工作压力,用精湛的医术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用爱心默默呵护每一位患者的生命。医者仁心,他们每个人都是在岗位上绽放光彩的、独一无二的闪光者!

  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推出“‘独医无二’——东营名医谱”系列报道,将镜头聚焦一线医生,读取“白大褂”的无疆大爱与大医情怀,致敬生命。

  脊柱,作为人体骨架的主轴,集中了大量神经、血管等重要组织,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脊柱外科的手术牵扯到神经,需要非常细致不能大意,一旦出现问题,对病人的伤害是永久性的。因此脊柱外科的医生就如同终日在“刀尖上跳舞”,在脊柱上实现生命奇迹。

  王涛是一名脊柱外科医生。从小在油田长大的他,1992年考上青岛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王涛的母亲是一名裁缝,心灵手巧。王涛从小耳濡目染,动手能力特别强,而且喜欢骨科,毕业后就想做一名外科大夫,还在齐鲁医院骨科进修了一年。之前他一直在油田的医院工作,2013年来到东营市人民医院脊柱外科。

  王涛家住西城,从2013年开始每天奔波于东西城之间,已经有7年了。每天7点半之前到医院交班、查房、制定治疗方案、讨论病例,然后做手术。大手术一般要做4-5个小时,如果一天之内有两台大手术的话,那么王涛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床上躺着。最多的时候,王涛一天能做4、5台手术,往往早上进了手术室,出来就已经天黑了。

  技术娴熟的脊柱“匠人” 

  2014年夏天,王涛去到重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学习脊柱内镜手术。王涛说,微创手术是脊柱外科的发展趋势。脊柱内镜手术跟常规手术不一样,它需要借助镜子看着屏幕做,看似简单,真正上手实际很有难度,需要手术者技术娴熟。2015年1月,王涛首次进行主刀。“那时候心理压力很大,很紧张。一旦做的不好,就没有信心继续开展内镜手术了。”王涛到现在还深深的记得自己成功摘除患者突出的椎间盘时,那种喜悦和激动,那是无法言表的,“我比病人还高兴。”

  脊柱外科患者年龄范围非常广,最小的患者1岁多,最大的90多岁。老年病患相对较多,做起来风险也更高。之前有位70多岁的老大爷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腿疼,当时适合做常规大手术,需要全身麻醉,但老大爷患有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最后王涛决定为他做只需要局麻的微创手术。但微创手术常规是患者俯卧,考虑到老大爷趴着可能会呼吸不畅,所以采取了比较有难度的侧卧位。虽然困难,但最后还是顺利完成了手术,解除了患者的痛苦。

  作为东营地区率先开展脊柱内镜手术,且主刀手术数量最多的医生,王涛已经主刀完成了500多例脊柱内镜手术,优良率在92%-95%。当然也不是所有病患都适合微创手术,要掌握好手术适应征,适合的病患才可以做。

  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医者 

  王涛以前工作太忙,经常白天做完手术回家吃完饭,再开车回医院加班写病历,但幸运的是媳妇非常理解和支持他的工作。“我很感谢她。干我们这行工作性质就这样,陪家人的时间太少,对孩子管教也少,想想还真是挺愧疚的。”

  只要有闲暇时间,王涛就会陪媳妇出门散步。周末在家帮忙打扫卫生、做饭,看看励志电影。大前年一家三口难得有时间一起自驾去了内蒙古,当然旅行期间还是接到了不少患者的电话,但能一起出门放松身心,大家已经很高兴了。

  王涛告诉记者,脊柱外科手术比其他很多科室手术风险要高,身为一名脊柱外科医生,需要不断学习丰富、全面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高超的技术,具有努力创新和自我奉献的精神。在手术台上必须冷静沉着,思维敏捷,眼神要好,手要巧。因站立时间长,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和体力也有要求。“有句话说的好,看脊柱外科医生水平高不高,不看他会不会开刀,而是看他选择开什么样的刀。”王涛也在为成为更好的医者而不断前进着。(记者 李欣)

初审编辑:赵静

责任编辑:鲍梓欣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