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东营|鲁商精神锻造文旅精品

2020-04-29 19:58:42 来源: 大众网·海报新闻 作者: 唐梦琳 李乃馨 纪琳辉 赵素敏

  大众网·海报新闻东营4月29日讯(记者 唐梦琳 李乃馨 通讯员 纪琳辉 赵素敏)唇齿留香、回味绵长的黄河古酿;真材实料、传承千年的龙居丸子;口感鲜嫩、软糯酥香的龙居肴鸡;淬火捶打、匠心独运的麻湾宝刀……

  在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龙居镇,您能感受到黄河古镇传承千年的鲁商精神,能够品尝到龙居人家热情待客的珍馐美食。近年来,龙居镇将鲁商文化、黄河文化、宋代文化、非遗文化相融合,以创新创意做强做大特色文旅产品,在带动周边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擦亮了“林海康养地,黄河会客厅”文旅品牌。

  龙的传人游龙居  畅饮黄河入海酒

  走进位于龙居经济园区的兴隆酒厂,浓郁的酒香味就扑鼻而来,别看酒厂外表不起眼,确是“大有来头”。

  相传公元959年,后周大将赵匡胤率军东征,驻扎黄河岸边郎家村,怒杀当地恶霸“郎一刀”,为民除害。为感谢赵匡胤,张氏酒坊(兴隆酒厂前身)和一些乡绅拉着十几坛子酒,送到了大军驻地。隔着坛子的酒香已经四溢开来。喜好饮酒的赵匡胤,命士兵倒上一碗便喝了起来,顿感浑身轻松,精神倍爽,连呼“好酒”“好酒”,自此流传出“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美誉。赵匡胤黄袍加身后,念念不忘张氏酒坊的酒香,遂派人到张氏酒坊接酿酒师到宫廷专门酿制美酒,自此,张氏酒成为贡品,名扬四海,张氏酒坊亦更名为兴隆酒坊,且沿用至今。

  舀一勺酒水,从高空缓缓滴落,四溢的酒花沿着酒缸打着圈, 香气独特。“这是我们主推的‘黄河入海’酒,这个名字既包含了酿造工艺,又符合东营文旅品牌,体现了东营人的豪情。”据兴隆酒厂负责人张国纲介绍,近年来,酒厂在东营市文旅局的指导下,推出了“黄河入海”文创佳酿。该款旅游商品精选了高粱、玉米、小米、大米、糯米等多种粮食为原料,经由长时间发酵而成。不仅如此,酿酒取用黄河淤泥建造的窖池,这窖泥中有着特殊的微生物群落,黄河水则富含人体需要的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为黄河入海酒的酿造创造了独一无二的先天条件。

  舌尖上的非遗  真材实料传承千年

  东营有名的龙居水席上,“八大碗”是必不可缺的珍馐佳肴,而龙居丸子、龙居肴鸡的老味道更是传承千年。

  龙居丸子的制作工艺流传已久,现已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家祖上杨启锡,在道光二十一年就自己总结改良工艺,形成了独家秘方。”杨荣昌是东营龙居百味园的掌门人。在他的手中,丸子仿佛安了弹簧一般具有生命力,口感独特弹牙,是东营人念念不忘的老滋味。

  “很多人都问我秘诀,那就得真材实料,这样做出来才是最香的。”精选的猪后腿肉、土养的笨鸡蛋、优质的葱白生姜……都是制作的龙居丸子的秘诀。猪后腿肉事先经过冷藏脱酸处理后再加工成肉馅,添加部分辅料搅拌上劲后,再经过长达6个小时的卤制才达到制作标准。做好的丸子被一把捞起,从空中下跃到空盆中,落到盆底的丸子如乒乓球一般自带弹力,欢快地蹦起,再缓缓回落。咬一口,肉丸弹牙而又爽滑,混合着的葱姜进一步激发肉丸的鲜味,迸发在口腔内,让人回味无穷。

  龙居水席“八大碗”中不可或缺的一道硬菜,就是龙居肴鸡。制作肴鸡的关键是选料,要用二斤半左右的小鸡,将它脱毛、开膛并盘好。盘鸡的方法也是相当讲究,要将两腿交叉放在腹中,两个翅膀在背上交叉并将鸡头弯过来插入别好。经过长时间的腌制和烹饪,出炉的肴鸡表皮油亮红润,肉质肥嫩而不腻,酥香脱骨,越嚼越香,入口津津有味,是佐酒的佳品。

  六代匠心  铸就一把黄河麻湾梅花刀

  何谓匠心?东营区龙居镇麻湾村村民王海乡的祖辈都是刀匠。自幼受父辈熏陶,手艺传到他这已然是五代。他12岁起就拿起了铁锤,从选材到淬火,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一锤一凿,认认真真把烧红的钢铁,锻造成锋利耐用的厨刀。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现在已经传承到第六代。这,就是匠心。

  “一把刀至少要经过12道工序,用上二十年不带坏的,磨一磨刀刃跟新的一样快。”王海乡对做刀有着极其严苛的要求,哪个工序,什么时间,一分不能差,一毫不能动。从最初的选材用料到淬火成刀,再到最后的打磨,他必亲力亲为。从火候到力道,王海乡可以称得上“炉火纯青”。因此,他做的刀在黄河两岸远近闻名,有着极好的口碑。作为龙居镇知名品牌,各类定制铁具和厨房刀具都畅销齐鲁大地。

  “熊背冰身白纸刃”,梅花刀化繁至简尽得传统工艺技法之美。刀具锋利无比,拿着劈起骨头、木材也毫不费力,阳光划过厨刀,“刀光剑影”透着江湖侠气。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瑞丰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