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鲍梓欣
扬子晚报网9月6日讯(通讯员 曹勇 李璇 吴倪娜 记者 杨彦)家住泰州的卢先生,自2017年10月接受食管癌手术后,每次饮水进食都会呛咳,连续几个月不能正常饮水进食,频繁呛咳,饱受困扰。短短7个月的时间,不仅体重暴瘦20多斤,还导致肺炎等情况时常发生。日前,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张国新教授通过内镜缝合技术,成功将导致卢先生无法进食暴瘦的“瘘洞”堵住,让患者恢复了健康。
因呛咳暴瘦20斤
一年前,卢先生确诊为食管癌,后经外院手术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但术后一个月,因为出现了“食管瘘”,卢先生饮水进食呛咳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每次饮水进食后,都会出现剧烈的呛咳,严重影响到他的身体健康。“别人吃饭的时候,就是自己最痛苦的时刻。既想吃,又不敢吃,太遭罪了。”卢先生无奈地说。
因不能正常进食,卢先生只能从鼻孔插空肠营养管,鼻饲饮食连续7个月,并导致长期卧床。短短7个月时间内,卢先生就暴瘦了20多斤。在泰州当地医院治疗一段时间后,呛咳症状没有明显好转。卢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就医。经接诊医生胃镜及造影检查,医生发现之前手术部位的附近有瘘口。
通过内镜缝合修复瘘管
据江苏省人民医院消化科主任张国新教授介绍,卢先生的这个瘘为外科手术后的吻合口瘘。这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更严重的是,卢先生食管手术处的吻合口瘘与气管相通。因此卢先生喝水吃东西时,水和食物就容易从食管流入气管,进而到达肺部,不仅会引起呛咳还会引发肺部感染。
要根治这个问题,必须设法把瘘口缝起来。传统的手术治疗或者植入器械治疗存在创伤大,恢复时间长,易复发,患者花费大等问题。张国新主任与外科专家会诊后,用胃镜详细观察了卢先生瘘口的位置,决定尝试采用内镜缝合技术以缝合瘘口。
手术中,张国新教授和团队结合患者病情的实际情况,首先使用单腔胃镜进入到瘘口处,用激光烧灼其瘘口周围的上皮组织,并且深达肌肉层,让瘘口周围露出新鲜肉芽组织,这样有利于瘘口的愈合;随后张教授使用双腔胃镜,利用内镜缝合技术,成功将瘘口闭合,整个缝合过程大约用时一小时,非常顺利。
术后第二天患者即可进食
手术后第二天,卢先生就可以进食,喝水也无呛咳现象。术后3个月,卢先生复查胃镜和造影,结果显示瘘口已愈合,卢先生也摆脱了恼人的空肠营养管。目前卢先生现在已经恢复正常饮食,体重也比术前增加了10多斤。“张国新主任不仅医术高,而且对待病人非常热情,非常感谢他们。我现在终于可以好好的吃一顿了。”卢先生由衷的感谢道。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鲍梓欣
今年58岁的苗文学,是利津县北宋镇洼张村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民。在生活中,苗文学时刻不忘教育孩子如何做人,不光教给她们做人的道理,更是言传身教,让她们要孝顺奶奶,... [详细]
9月6日,东营市扫黑除恶专项斗争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举报黑恶势力违法犯罪线索的通告》,鼓励群众积极举报东营市范围内涉黑、涉恶线索,核实情况后将给予100元-10... [详细]
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实现我们的目标,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增活力,推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促协调,加强... [详细]
截止到9月5日,检查组已经对188件省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交办信访件办理和整改情况进行现场核查。上述交办事项,已按时限及要求转交相关县(区)政府及部门单位查处,... [详细]
“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突出动能转换,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排头、当标兵。全力支持服务企业,着力打造优良营商环境、“亲”“清”政商关系,为东营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 [详细]
9月5日,记者获悉,我市首届“东营市青少年发明奖”评选活动启动。 参评项目应为2017年9月1日以后完成的具有新颖性、科学性、实用性的青少年作品;具有创新性、先进性...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