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0 14:25:00 作者:李芳明 来源:潇湘晨报 我要评论
特效大师雷-哈里豪森
试想一下,如果《星球大战》《指环王》去掉了所有的特效场面,电影世界将会是什么样子?谢天谢地,这样的场景没有出现!这一切应该归根于雷·哈里豪森。这个对大多数人来说十分陌生的人,被斯皮尔伯格、乔治·卢卡斯、詹姆斯·卡梅隆等大导演视为“改变人生”的大师。他在特效、定格动画以及影像合成技术方面的成就,被好莱坞视为“最伟大的灵感来源”。“他永远都是定格动画之王”,英国动画导演尼克·帕克说。编译/本报记者龚义群
英国时间5月7日,雷·哈里豪森在伦敦去世,享年92岁。他曾经将定格动画技术推向巅峰,将仅仅停留在众人想象中的特效视效场面搬上大银幕。虽然随着电脑特效时代的来临,定格动画技术已经逐渐被CG技术取代,但在很多人眼中,雷·哈里豪森应该是特效电影的奠基人。用詹姆斯·卡梅隆的话说,“我们这一代靠科幻、奇幻这种特效电影吃饭的电影人都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
启蒙
从定格动画找到“金刚”变活的原因
“我的作品,亦即我的大半生涯,都和一部特殊的电影以及创造它的人密不可分。”
——雷·哈里豪森
这句话出自于《雷·哈里豪森:动画生涯》,2003年哈里豪森与托尼·达尔顿合著的自传,说的电影则是《金刚》。
出生于洛杉矶,哈里豪森小时候最爱去博物馆、公园、剧场和电影院。五岁那年看了电影《暴龙再生》,他被银幕上“活生生”的恐龙深深震撼。但真正改变他人生的是8年后的《金刚》——哈里豪森与母亲、阿姨一同在好莱坞大道的格劳曼中国戏院看了这部电影,看完后13岁的哈里豪森不停发问,他想了解这些生物,创作者是如何赋予了它们生命?它们为什么能移动?但遗憾的是,大部分问题家长都无法回答。
哈里豪森开始了自己的尝试,他用牵线木偶重做金刚、翼龙、剑龙等,但很快发现,这并非最终的答案。
又回到之前的问题,“在电影里它们为什么能动?”为了找到金刚“变活”的原因,哈里豪森读了不少文章,但大部分都在误导他,直到他找到一个关键词——“定格动画”。
哈里豪森在父亲的车库,用一部借来的16mm维克多相机,用自己做的木质模型开始拍一些短片。18岁,颇具野心的他在《进化的世界》中展现地球起源至恐龙灭绝的过程。
成就
他创造了具有生命的怪物
“每一个视觉特效工作者都欠了雷·哈里豪森一大笔创意费。”
——编剧、演员艾瑞克·罗斯
如果说《金刚》和《暴龙再生》开启了哈里豪森的特效生涯,那它们的创造者、特效先驱威利斯·奥布莱恩则在哈里豪森的人生中扮演了引导者的角色。
高中时期哈里豪森在米高梅认识了奥布莱恩,在后者的建议下,哈里豪森开始在夜校学习解剖学和雕像,之后又开始在南加州大学的夜班学习艺术指导、编辑和摄影。
二战期间,哈里豪森为陆军制作了用于部队作训的动画短片以及《瓜达康纳尔岛》,但没有引发关注。直到在奥布莱恩的推荐下,他与《金刚》导演兼制片人梅里安·库珀合作完成《巨猿乔扬》,斩获了奥斯卡最佳特效奖。
这次成功后,哈里豪森又参与制作了《原子怪兽》,这部成本仅21万美元的电影收获约500万美元票房,成为1952年的大黑马,也再次奠定了哈里豪森在好莱坞的地位。
上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哈里豪森在多部神话冒险题材中,将无数只停留在大家想象中的神话生物、灭绝动物等栩栩如生地搬上大银幕,他创造的那些具有生命和人性的怪物以及那些光怪陆离的世界,打开了无数人的想象力。
影响
没有哈里豪森,便没有《星球大战》
“我很高兴看到,这么多年轻的粉丝告诉我,我的电影改变了他们的生活。这真是一个很大的恭维。我想,我不仅仅做了娱乐电影,我真的触及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我希望,最好可以改变他们的生命。” ——雷·哈里豪森
1920年出生于美国洛杉矶,2013年于英国伦敦去世,雷·哈里豪森不仅改变了好莱坞特效工业,也确实改变了无数人的生命。乔治·卢卡斯、斯蒂芬·斯皮尔伯格、詹姆斯·卡梅隆、彼得·杰克逊等大腕都是哈里豪森的崇拜者和追随者。在他们眼中,他们有所成就,是因为站在了雷·哈里豪森的肩膀上。
《星球大战》系列在1980年代一炮而红,创造者乔治·卢卡斯说,“若是没有雷·哈里豪森,便没有《星球大战》”。特效电影的后来者彼得·杰克逊也说,“《指环王》就是我的‘雷·哈里豪森电影’。”
1992年,哈里豪森因为在特效领域的创新获得奥斯卡杰出技术成就奖,颁奖嘉宾汤姆·汉克斯在颁奖典礼上说:“有人说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是《公民凯恩》,也有人认为是《卡萨布兰卡》,然而在我心中,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是哈里豪森制作的《杰逊王子战群妖》。”
在电影作品中,也常常能看到向哈里豪森致敬的桥段:蒂姆·波顿在《僵尸新娘》中出现了哈里豪森牌钢琴,皮克斯电影《怪物公司》中则有哈里豪森餐厅。
[经典案例·《杰逊王子战群妖》]
片中的7个骷髅傀儡道具都是哈里豪森制作的,每个道具高约20-25厘米,内部为金属支架,设有若干活动球关节。道具的骨骼是用浸泡过乳胶液的脱脂棉制作而成,哈里豪森将这种混合物盖在金属支架上,然后塑形成骨骼形状。
这种模式涉及到通常所说的模型特效,即用手、机械或者电让人、妖怪、建筑物的模型移动,制作电影特效。运用手工移动模型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因为模型在银幕上一秒内的活动,至少需要24个动作。
骷髅从地里钻出来的镜头,用的是缩微模型特效,哈里豪森的团队用三合板制作了一块缩微场地布景,洞口用软木塞盖住,上色后的木塞与土地同色。在洞口下面,哈里豪森制作了7个圆形的升降台,由一种螺旋推杆装置将它们缓缓升起。为制造泥土崩裂的效果,软木塞被切成了若干块,并在每个碎块放入了铜制的硬线。从而,有骷髅们从地下钻出头将泥土顶开的效果。
在骷髅刺杀伊阿宋等人的戏中,有3个真人演员和7具道具“对打”,每个道具在每一帧里有5处可活动,也就是说每一帧要设计35个与真人演员刚好衔接的定格动作。为了让真人与道具衔接得完美无缺,哈里豪森有时需要调整道具的动作幅度,有时可能只是让每一帧里的道具肢体移动半毫米。限于预算,几乎没有NG的机会,哈里豪森需要计算好并预演每一帧,通常每天只能拍摄13-14帧的画面,也就是说,一般每天连一秒钟都拍不到。
[变迁]
那些引领风潮的道具已封藏数十年
哈里豪森特效的核心,是他发展出的动态动画技巧——在拍摄中,要将如恐龙、翼龙等微缩道具放在背投屏幕前拍摄,镜头和道具之间是部分遮罩的蒙版玻璃,再运用二次曝光将实景拍摄的前景元素合成到胶片上,使其填补被遮罩的部分。这种手法能使傀儡道具看起来像是真的在实景中活动一般——行走在树木之后或出现在真人演员的过肩镜头中。
这一技术曾引领潮流。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好莱坞开始使用光学和数字特效,创作了大批轰动一时的影片,如1970年代末上映的《星球大战》,动态动画技巧似乎处在了被淘汰的边缘。
1981年拍完希腊神话史诗作品《诸神之战》后,哈里豪森甚少参与电影制作,那些曾经制造风潮的骷髅战士、奇特小恐龙、短吻鳄木偶等道具,都封藏在了他的储藏室。
但他并没有失去对影像表达的热爱。去世前,他在无数次访谈中感慨图像的精细程度以及在细节上的突飞猛进。他说,技术上的进步,会使得电影失去本身必不可少的一些魔力。即便是在电脑合成主导的当下,还是应该继续定格动画与实景拍摄相结合的拍摄方法。
[名词解释·定格动画]
通过逐格地拍摄对象然后使之连续放映,从而产生仿佛活了一般的人物。定格动画一般是由黏土偶、木偶或混合材料制作的角色来演出的。这种动画形式的历史和传统意义上的手绘动画一样长,甚至可能更古老。
整理/记者李芳明
[观点]
谢谢雷,“星战”没迟到
常洪松(天工映画运营总监、电影视效总监)
如果没有雷·哈里豪森,《星球大战》、《指环王》这样的电影会出现吗?常洪松的判断是“会”,但他又补充说:“这些影片会晚出现,而且也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前不久,常洪松凭借影片《一九四二》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拿了“最佳视觉效果”奖。大约在2005年左右开始研究特效时,,他知道了雷·哈里豪森这个名字,“他开创了模型特效、定格动画,单从这两点就可以让他冠上特效行业先驱的头衔”。
常洪松说,《杰逊王子战群妖》是雷·哈里豪森作品表中最具划时代意义的作品,虽然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它的特效是粗糙的,但七座骷髅模型的完美制作以及对定格动画的使用足以让该作品被奉为经典,“那些模型、那些定格动画,现在来做也很难做得这么好”。
说到特效的未来,常洪松说:“现在来看,特效其实已经脱离了后期属性,它在前期设计阶段就开始‘介入’了,这包括角色和动作的设计,画面的风格、概念图、动态演示等,再加上现场拍摄控制,后期制作时的技术实现,可以说电影对特效的需求已经必不可少了。”本报记者李芳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