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6-19 09:41:00 来源:羊城晚报 我要评论
原标题:远离碰撞 智能汽车离我们还有多远?
插图/采采
近日,日本举行了一场“不会碰撞的汽车实车实验”。此次试验的特点是,分别评估对车辆和对行人的碰撞躲避性能,查明哪一系统能够在更高的车速下开始识别对象物并躲避碰撞,这是业界首次尝试评估汽车的碰撞躲避功能。
结果,富士重工业的自动制动功能“EyeSight”和沃尔沃的“City Safety/Human Safety”同获最高评价。此次实验的品牌包括沃尔沃、富士重工、日产、宝马、丰田、大众、本田、大发和铃木,其中有部分记者亲身体验过。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几家知名汽车品牌的防碰撞系统各有什么特色吧。需要提醒的是,最后的打分是此次实验的分数。
宝马Driving Assist
国内常见车型:无
宝马这款Driving Assist系统还在研发阶段,未来可以实现无人驾驶。大家都知道,Google的无人驾驶汽车在进行长期测试,但也有很多人担心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和法律问题,所以宝马很积极地“掺和”了进来。宝马Driving Assist系统与日产Emergency Brake系统在原理上十分相似,在使用激光传感器的同时,也采用了单眼摄像头作为辅助手段,这使得车辆在识别行人的时候比较敏感。不过,测试成绩恐怕让宝马公司有些“不爽”,因为如此高科技的车辆结果与日产奇骏完全一致。
车辆保护:2分
行人保护:1分
大众City Emergency Brake/Front Assist Plus
国内常见车型:
CC、迈腾
去年上市的高尔夫旅行版在被动安全方面还是很“给力”的,除了该级别车型的最高水平装备——九个安全气囊之外,还标配了预防碰撞制动系统,该系统是由“UP!”的低速行驶自动制动功能升级而来。有意思的是,它的雷达安装在车标上。据大众官方称,City Emergency Brake的工作区域在30km/h以下,而Front Assist Plus还能在更高的速度区域工作。可惜的是,高尔夫在测试中却没有表现出过人之处,除了能在约20km/h的速度下躲开“宝马”幕布外,就没再给大家其它惊喜。
车辆保护:1分
行人保护:0分
富士重工EyeSight
国内常见车型:力狮,未来森林人有可能加上
不同于沃尔沃标配的City Safety系统仅能在低速时自动介入刹车,EyeSight当车速低于30km/h的时候,如前方有障碍物但司机没有给出任何操作,则防冲撞功能会分3步动作:首先是报警,然后是缓刹车(为了防止后车追尾),最后是紧急刹车。当前方有障碍物的时候,系统会抑制引擎的输出,以防止车高速冲出去。不过,该功能只是抑制引擎输出,而不是完全阻止。所以,如果你踩了油门,车会边报警,边以较慢的速度前进。它实现了主动对油门进行控制,防止刹车当油门、油门过大、挂挡失误等造成的碰撞事故的发生。
车辆保护:4分
行人保护:3分
铃木Radar brake support
国内常见车型:无
铃木去年7月16日推出了小幅改进版Wagon R,配备使用激光雷达的自动制动系统版,比最低配只需多花4.2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558元)。说这些只是想告诉大家,现在自动刹车系统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配置了。当然这个价位的自动刹车系统无法要求太高。在测试中,铃木Wagon R只能约20km/h下避开目标,至于行人就顾不过来了。
车辆保护:1分
行人保护:0分
沃尔沃City Safety/Human Safety
国内常见车型:V40、S60、XC60等大部分沃尔沃车型
沃尔沃City Safety的核心是自适应驾驶/巡航系统,驾驶员选择所需的车速和距前车的最小间距,便可实现此功能。当自适应系统激活后,便会通过激光传感器扫描车辆前方的障碍物,来判断是否有碰撞的风险。如果系统判断两者的碰撞时的相对速度大于15公里/小时(默认值),系统便会自动降低车速,当前车提速或道路畅通时,自适应系统会再次恢复至最初设定的速度。记者曾开过沃尔沃V40在约时速40公里的车速下躲开了与车辆(模拟物)的碰撞,在时速30公里的车速下躲开了与行人(模拟物)的碰撞。这与沃尔沃的承诺基本一致。需要指出的是,当车速高于30km/h时,Human Safety系统虽然发挥了作用,但是车并没有立刻停下,而是向前滑行了一段距离才自动停下来。因此在实际行驶中仍有可能发生轻微的碰撞。
车辆保护:3分
行人保护:2分
丰田Pre-Collision System
国内常见车型:锐志、皇冠、雷克萨斯LS系列
丰田的预碰撞安全系统被称为Pre-Collision System,简称PCS。该系统最早于2003年雷克萨斯的LX和RX车型上。经历了几年的发展,丰田的PCS也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一部分车型在微波雷达的基础上还增加了摄像头,使得系统的灵敏度进一步提高。如今制动系统已经可以实现即使驾驶员还没踩刹车踏板,刹车系统便可以施加一部分制动力。而悬架控制系统可以抑制车辆在全力刹车时的点头现象。据悉,这次测试的是一台不带摄像头的“低配”皇冠Athlete,所以对行人的判断上不太准确,在约30km/h的测试中避开了幕布,但在假人面前则扮演了“马路杀手”的角色。
车辆保护:2分
行人保护:0分
本田City Brake Active System
国内常见车型:飞度混动版
本田飞度2013款1.3L混动版早已进入国内,该车比2011款1.5L自动全景天窗版还要贵6万元。除了省油之外,该车也比较早地搭载了City Brake Active System。据本田介绍,该系统的目标是“让更多的司机驾驶不撞车的汽车”,并具备误起步控制功能。这一个功能主要是为了避免车辆因自动减速导致被后车追尾带来的影响。不过,本田的这套系统在测试中表现令人担忧,飞度只有在车速低于20km/h时才能识别出车辆并停车,而雷达和激光器在判断假人目标时,同样指望不上。
车辆保护:1分
行人保护:0分
日产Emergency Brake
国内常见车型:无
为了满足日本国土交通省的有关规定,2014款日产奇骏加装了Emergency Brake避免碰撞系统,该系统用通俗的话讲,是可以在碰撞前6秒左右,向驾驶员报警并在1.4秒时自动避险;日产表示可以防止57.6km/h初速下的追尾事故。而实测中,日产奇骏在约30km/h下躲开了“宝马”的模拟物,在约20km/h下躲开了假人。显然,该系统没有厂家说的那么好,但也还算不错。日产表示该系统并不完善,按照该公司的计划,最终的Emergency Brake系统到明年就可以标配了。
车辆保护:2分
行人保护:1分(许方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