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朱华荣:长安汽车要做世界一流

2015-06-08 08:42:00    作者:   来源:汽车之家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长安汽车 朱华荣 乘用车销量 自主品牌 三步走
[提要]我想,邀请伴随长安汽车一路走来,现任长安汽车总裁的朱华荣先生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是个理想的选择。由于是上市公司,朱华荣并未向我们透露长安汽车的具体盈利情况,仅表示已经开始盈利了。

  如今,汽车之家已经迎来了十岁的生日。在这十年中,我们伴随着中国汽车市场快速发展,也见证着中国汽车品牌们成长路上所面临的重重困难,以及苦练内功、不断追赶外资品牌自强不息的精神。在这其中,长安汽车如今的发展无疑是成功的,这两年销量增速明显,2014年旗下乘用车品牌以57万辆的销量成绩跃居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的第二位。究竟是什么让长安汽车拥有如此快速的进步?这十年间长安汽车发生着怎样的变化?未来企业的发力点在哪?我想,邀请伴随长安汽车一路走来,现任长安汽车总裁的朱华荣先生为我们解答这些问题是个理想的选择。

汽车之家

  ● 中国品牌的这十年

  与朱华荣的这次访谈是以中国品牌的这些年发展为开端。作为长安汽车的掌门人,在与中国品牌们一同突围中,朱华荣深知中国品牌急需补足的短板。在他看来,这些年是中国品牌发展的黄金期,经历了痛苦的转型。

  从认识误区到初步转型成功

  2005年中国汽车市场迎来爆发,外资品牌看准了这个机会纷纷加大力度投放,而中国品牌们也在摸着石头过河。那时的中国品牌技术储备不足,“国家队”主要是靠海外合作方的技术,而一些民营企业更多的是逆向研发一些海外品牌的低端车型来迎合市场,争取份额。

  随后的几年中,市场需求不断提升,一些中国品牌为了获得更高的销量,快速扩充着产品线,但实际上这些产品本身的品质并不高。在朱华荣看来,中国汽车市场消费体量庞大,且增长迅速,导致中国品牌在起步发展阶段产生了误区。他讲到:“原来大家对汽车产业的认知不太专业,好像只要做出一款产品就可以销得掉,就可以创造一个品牌。”

汽车之家

  海外品牌在国内市场迅速扩张,产品价格也随之下探,这让在销量井喷期只顾增加产品的中国品牌们倍感压力。政策的红利不可能长时间支撑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市场需求不断升级,让中国品牌们渐渐意识到只有拥有核心技术,提升车型品质,营造出良好的口碑,才能让自己在这个机会与挑战并存的市场中活下来。近几年的中国品牌变化非常明显,诸多品牌在走过弯路后调整了步伐,确定了新的发展思路;所研发的产品在外形上也告别了“山寨”,车型品质有了明显提升,并真正掌握了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

  朱华荣评价这十年中国品牌的变化是在探索中前进。在他看来:“这十年是中国品牌发展的黄金时间,对于汽车产业的规律和本质把握得更加精准,是奠定了未来中国品牌发展的一个坚实基础。从本质认识不清晰的状态到大家有一个痛苦的转型。而目前的阶段是初步转型到位,等待发力。”

  更名“中国品牌”是更自信的表现

  对于汽车品牌,外界愿意用国别来划分。德系、美系、日系等等,而说到中国研发的汽车,却更愿意称之为“自主品牌”。2015年3月,汽车之家联合众多中国品牌车企、媒体共同宣言:告别“自主品牌”的称呼更名为“中国品牌”。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相比之下,其实朱华荣是更早提出“中国品牌”概念的车企老总之一。他认为“自主品牌”这个称呼并不国际化。“当时在一种特定环境下,是想努力地向别人强调这是我自己搞的,不是别人的。其实这是历史发展过程的一个产物。”他风趣的对我们说:“你要是问美国人,你们的自主品牌是什么?我估计人家会觉得很奇怪。”

  在朱华荣看来,通过这些年的发展,中国品牌有了长足的进步,有理由更加自信。由自主品牌改称中国品牌有助于快速融入国际汽车产业这个大团队。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