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鲁和奇瑞注定两看相厌终话别

2015-01-26 10:23:00    作者:   来源:新浪汽车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斯巴鲁 Mabuchi 和奇瑞 东风雷诺 合资
[提要]近日,斯巴鲁在华业务的执行副总裁Akira Mabuchi表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并不能保证盈利性,因此斯巴鲁并不急于实现当地化生产,“甚至中国政府批准”斯巴鲁也不干了。而反过来,也证明一个问题:只要自主品牌足够强大,中国汽车品牌与国外车企的合资,完全可以占据更大的主动权。

  近日,斯巴鲁在华业务的执行副总裁Akira Mabuchi表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并不能保证盈利性,因此斯巴鲁并不急于实现当地化生产,“甚至中国政府批准”斯巴鲁也不干了。

  这话说的看似坚决和主动,不过相对与奇瑞来讲,倒显得有点一厢情愿。从2012年成功合资捷豹路虎以来,奇瑞似乎也已经对斯巴鲁失去了激情,尤其是目前自主品牌板块在国内市场的快速上升,奇瑞发展的重心已经偏移到奇瑞品牌的转型和收获,重新夺回自主品牌头把交椅,才是奇瑞的当务之急。面对斯巴鲁“分手”式的言论,也只叹匆匆那年不珍惜了。

  匆匆那年,错过最好时机

  从2010年爆出斯巴鲁和奇瑞准备在大连合资建设工厂,至今已5年时间,这一路上与上汽、力帆、江铃、北汽、庞大等绯闻不断,虽然后来一个个都撇清了关系,不过斯巴鲁的“花心”和徘徊,让这一场合资恋情变成了一场没能成功的“耍流氓”。

  也正是那段时间,斯巴鲁错过了最佳的合资时间。期间,奇瑞与捷豹路虎合资达成,长安标致雪铁龙、广汽菲亚特以及东风雷诺,先后完成了中国合资市场最后几个合资机会。等到斯巴鲁下定决心联姻奇瑞时,彼时的2012年,钓鱼岛事件发展到高潮,日系全线步入危机,奇瑞开始有所顾虑。已经通过环评公示的芜湖合资备用工厂,也转投它用。双方合作就此陷入僵局。

  反复的讨价还价,以及相互之间的对抗博弈,让两者再难回不到谈判桌上,并且目前国家发改委对合资的审批权再次收紧。

  重现曙光,却是昙花一现

  去年11月份,在广州车展上,斯巴鲁和奇瑞还曾秘密签署了一项排他性协议,协议规定斯巴鲁若在中国国产,其合作伙伴只能选择奇瑞,看似两者开始死灰复燃。只可惜,斯巴鲁近日突然发声,宣布两者暂时话别。

  之所以双方藕断丝连这么多年,2014年重新出现合资苗头,是因为斯巴鲁在2014年遭遇了销量困境。2014年全年,斯巴鲁累计在华零售销量达到54,557辆,同比2013年的55,836辆下降2.3%。尤其是去年12月份,销售额4,937辆汽车同比大幅下滑28.2%。斯巴鲁不合资的日子,看似并不好过。

  反观奇瑞,2014年总销量(乘用车)为357585辆,同比激增15.9%,远高于自主品牌乘用车4.10%的同比增长率。出口方面也完成108238辆,连续十二年位居国内汽车企业出口第一位,势头正劲。

  两者的反差,其实对于斯巴鲁来讲并不占优势。但是,这不影响斯巴鲁的高调。是什么让斯巴鲁突然宣称5年内不合资,即使政府同意同意前提下的狠话?Akira Mabuchi的解释是:合资模式下将同合资伙伴分享利润,为此必须加倍从日本出口的销售量以维持利润水平。这有两种猜测,一是虽然销量下滑,但斯巴鲁的利润还勉强能够维持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对合资后的销量增长态度不乐观;第二个可能就是,平行车进口政策实施以后,斯巴鲁看到小众进口车型的前景再次明朗,借此给自己增加合资砝码,毕竟奇瑞仍看中合资后的利润。

  但这一点并不足以再次构成双方博弈的砝码。尹同跃近日曾经公开透露过,奇瑞盈利了。首次实现盈利也让尹同跃越来越坚信之前实行的战略转型是正确的,目前产品销售结构中,新体系下的产品艾瑞泽7、瑞虎5、瑞虎3占比大幅提升;单车售出均价从2013年同期5万元提升至2014年超过8万元水平。

  这对于奇瑞来讲,自主品牌板块的复苏和地位稳固,远胜于第二次合资的热情。

  彼此转身,奇瑞更显冷淡

  奇瑞目前并不急于再次合资,所以,斯巴鲁的态度,已经不再重要。

  首先,与捷豹路虎的合资,让奇瑞不仅在合资谈判上拥有经验,已经成功牵头一个“土豪”,对斯巴鲁的渴望降低了大半。而观致和路虎项目的前期巨额投资,目前看也并于利于再次大兴土木。

  其次,国内市场自主品牌领域正在走上坡路,奇瑞的当务之急仍然是稳固奇瑞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地位,重新夺回丢失多年的老大地位。观致和捷豹路虎并未到收获时间,财务报表必定是亏损局面,“洪瑞集团”的出现表明,奇瑞正忙于将优劣资产分离,意在重新IPO争取上市,尽快实现盈利。所以,这时候的斯巴鲁合资,更像是鸡肋。

  尹同跃现在一门心思在自主品牌的战略转型上。孙晓东的加盟,让观致和奇瑞两大品牌重新燃起销量增长的欲望。在这样一个时刻,斯巴鲁的“分手告白”,对于奇瑞来讲,打击似乎并不大,只会更多显示斯巴鲁的不甘。而反过来,也证明一个问题:只要自主品牌足够强大,中国汽车品牌与国外车企的合资,完全可以占据更大的主动权。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