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区:推进全程跟踪审计提高农发资金效益

2013-07-02 11:01:00    作者:   来源:中国会计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区 农发 审计机构 农业综合开发 审计方式
[提要]为了让财政资金在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中效益最大化,东营区还为他们的账务核算情况操着心。隋连江介绍说,为了让农发资金效益最大化,东营区改变原来的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审计,积极推广和应用全程跟踪审计方式。

  东营区是东营市的中心区,辖6个街道、4个镇。牛庄镇是东营区下辖的一个镇,是典型的农业镇,也是东营区农业综合开发的“示范区”之一。

  采访中,东营区财政局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副主任隋连江决定带记者去牛庄镇亲眼看看。

  算好农民增产增收账

  走在纵横田间的水泥机耕道上,记者看到灌溉沟渠、水闸规整地修筑在道路两旁,田边的防护林在微风中沙沙作响。

  记者乘坐的车子随即拐进了一片厂房之中,这里是一家有700余农户组成的农民合作社的食用菌种植大棚。一侧的厂房里正在进行食用菌技术培训,另一侧的厂房里焊花飞舞。负责人路美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建设用于扩大养殖规模的厂房和设备,因为有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的支持,她感觉心里更有底气了。

  这些,只是东营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效果的一个侧面。

  靠天吃饭,靠种粮增收,在现代农业汹涌而来的时代已经明显落伍了。或许正是如此,农业综合开发工作显得更加意义深远。

  与各地一样,东营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一方面要通过土地治理项目保证农民传统的种粮积极性及收入,另一方面也要靠产业化项目扶持政策让农民享受产业化经营带来的可观效益。

  但是在具体做法上,东营区却有着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中,东营区注重实行连续扶持,努力提高规模效益。

  隋连江说,以牛庄镇为例,4年的连续开发使牛庄镇的农业基础条件实现彻底改观,在夯实现代农业基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方面成效明显。

  对于传统的种植业来说,灌溉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在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实施之后,农民仅灌溉成本一项就降低了不少。”东营区牛庄镇人民政府镇长郑金勇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项目实施前,项目区灌溉无法自流,群众灌溉农田需要二级或者三级提水,灌溉一亩地需要50元到60元,灌溉一万亩耕地费时也很长,一般得需要一个月左右。项目建成后,配套泵站以及节水渠道,灌排系统实行灌排分设,项目区全部实现自流,灌溉周期降低到15天甚至一周,灌溉成本降到每亩15元至20元。而且,在灌溉成本降低的同时,牛庄镇的粮食生产不仅稳步提高,还创了历史新高。

  此外,通过产业化扶持政策,东营区食用菌、蔬菜等绿色食品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建成了王营放心菜生产基地、宋氏菌业栽培示范基地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涌现出一批新型农民合作社和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收千元以上。

  在农发资金的扶持带动之下,很多龙头企业和专业化的农民合作社组织蓬勃发展起来。但在隋连江看来,这还远远不够。

  在东营区,农业综合开发对产业化项目的扶持,远不止是给资金、给贴息那么简单。

  为了让财政资金在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中效益最大化,东营区还为他们的账务核算情况操着心。

  隋连江说,财务管理不规范是很多涉农企业的软肋,也是影响农发资金投入效益的重要因素。他们组织了农发部门、中介机构等单位的专业人士,上门对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的财务进行指导检查,帮助他们理清账务并提出规范管理的建议。

  算精资金使用效益账

  农业综合开发对于农民而言是件大好事,但如何让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花好财政每一分钱,为农民把好事办好,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隋连江介绍说,为了让农发资金效益最大化,东营区改变原来的事后审计为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审计,积极推广和应用全程跟踪审计方式。

  所谓全程跟踪审计就是从项目计划阶段开始就引入第三方审计机构参与,在此后的项目实施和验收阶段都有审计、监理等独立第三方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监督。

  对于审计机构的选择,东营区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资质、信用度、规模、执业质量等都成为选聘第三方审计机构的重要指标。

  近年来,在农业综合开发工作中,东营区始终重视项目和资金管理,从项目立项、论证、实施到竣工验收,对项目资金全过程跟踪管理,力求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隋连江说,东营区之所以探索实施全过程审计,就是为了切实改变以往事后监督的单一做法,逐步建立健全财政监督部门、审计部门、纪检监察部门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的制度,推动检查监督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社会化,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和有效使用。

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