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在广阔农村大有可为

2014-06-26 09:06:00    作者:   来源:期货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期货市场 期货公司 三农 期货交易所 农民
[提要]“在农业种植和生产第一线,期货市场未来会有很多拓展机会,既可以是在农产品的产地,也可以是在农产品的销地。期货公司服务的对象除了农产品机构客户外,还可以扩大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以及一些种植大户、养殖大户。

  6月中下旬正是河南、山东、河北、陕西等地夏粮收获的冲刺阶段,望着金灿灿的麦穗,广大农民脸上露出了丰收的喜悦,但他们对收获的小麦能否卖个好价钱却并没有太多的把握。

  “在农业种植和生产第一线,期货市场未来会有很多拓展机会,既可以是在农产品的产地,也可以是在农产品的销地。”广州市爱纱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大中华区总经理吴法新说,目前,国内农业领域对期货市场的认识与利用尚不是十分成熟,很多农民与中小型涉农企业甚至还不知道期货市场是干什么的,期货公司拓展农村市场尚处在初级阶段。

  “在这个时期,期货公司应多辅导农民学会利用期货市场对农产品进行提前销售,辅导下游采购商锁定原料采购成本,以及制订套期保值方案并实施。期货公司服务的对象除了农产品机构客户外,还可以扩大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农业生产合作组织以及一些种植大户、养殖大户。期货公司要沉下去接地气,多在农村开展期货常识的扫盲活动与风险教育活动,这些都能带来新的机会。”吴法新对期货日报记者说。

  “拓展农村期货市场,当前阶段首先应该深入到农村和基层农业企业当中去,加大宣传和推介力度,为基层农业企业传递更多、更全面的农业信息,当好基层农业企业的投资顾问,制订好的、合理的、科学的套期保值方案。”格林大华期货农产品研究员崔家悦认为,期货公司应该多做深入的调研工作,切实了解农村市场的现实状况。“相信未来在大农业和城镇化的演变过程中,期货市场会有更大的用武之地。”她说。

  目前,在多项惠农与增强金融服务“三农”的政策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以单干为主的农民正在把自己的小块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农业龙头企业等来经营,未来很多农村经济组织等合理利用并适度参与期货市场交易前景可期。

  特别是随着今年中央“一号文”和4月份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服务“三农”发展的若干意见》的积极落实,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规避的功能会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当然,不能把期货尤其是农产品期货变成一个高深的概念,应该通过推介和服务,让现代金融和新农村建设找到适当的结合点,让整条农产品产业链都能因这一金融工具而受益。

  在中华粮网易达研究院副院长张智先看来,期货公司在拓展农村市场方面,当前有三方面工作要做。一是在农村开展期货交易基础建设,普及期货交易知识;二是结合期货市场上市品种,引导农产品种植、加工方向;三是重点拓展种粮大户、家庭农场等潜在市场。

  最近几年,尽管在期货交易所和期货公司的努力下,期货在部分农村地区已经有了一定的普及率,但不得不承认,在服务“三农”领域,期货目前仍然只是在小范围和少数群体里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事实上,大多数对期货有理解的农民也仅限于概念层面。毕竟,在庞大的农业人口和根深蒂固的传统经营理念面前,认识期货和利用期货市场之间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距离。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