橡胶:轮胎产业疲软拖累沪胶

2014-11-11 09:18:00    作者:   来源:期货日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沪胶 轮胎企业 橡胶价格 橡胶生产 反倾销调查
[提要]虽然上游存在人为惜售行为,沪胶展开一波强劲反弹,但无奈中下游轮胎产业疲软,期价冲高遇阻。综上所述,沪胶市场利多措施不足以推动期价上行,在轮胎产业疲弱的影响下,主力1501合约不排除测试12000元/吨及前低支撑的可能性。

  虽然上游存在人为惜售行为,沪胶展开一波强劲反弹,但无奈中下游轮胎产业疲软,期价冲高遇阻。笔者预计,沪胶后市难以乐观。

  产胶国利多措施力度有限

  10月10日,包括泰国、印尼、越南、马来西亚、哥伦比亚在内的主要橡胶生产企业聚首商议后,宣布将不会以低于目前150美分/千克的价格出售橡胶。由于上述产胶国的产量占到全球产量的70%以上,因此此举被市场解读为抑制橡胶价格下跌的重要措施。

  泰国全国橡胶政策委员会批准了一项从10月22日起的橡胶收购计划,将斥资200亿泰铢来建立库存。另外100亿泰铢将发放给各橡胶组织,用来收购橡胶。不过,未明确具体何时收购橡胶。

  分析认为,上述利多措施力度有限,其能暂时减缓胶价跌势,却不足以推动胶价大幅上涨。

  轮胎企业对外突围受冲击

  目前国内轮胎出口量占总产量的43.3%,其中子午胎出口量占其产量的44.29%,斜交胎出口量占其产量的35.11%。在出口产品中,50%以上出口到欧美市场,其中美国占中国轮胎总出口的份额约为30%。中国很多中小轮胎企业以出口为生,而美国又是中国轮胎出口大国,因此,此次双反将导致大批中小型企业出口业务面临困境。

  资料显示,2013年美国从中国进口轮胎5080万条,且这些轮胎多为中低档产品。中国轮胎业由于小企业数量众多,出口竞争激烈,同国外大企业相比,议价能力较弱,导致轮胎企业之间产生价格大战。

  在轮胎企业由于美国双反措施而转向其他市场之际,又遭遇了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种种限制。印度不但对中国产公共汽车和卡车子午线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而且对中国产客车和卡车斜交轮胎发起了反倾销调查;巴西对中国产自行车、小汽车、大客车和卡车等产品用的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埃及对自中国进口的卡车和大客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哥伦比亚对中国产大客车和货运机动车轮胎做出反倾销终裁;欧亚经济委员会(俄、白、哈关税同盟)立案对中国卡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中国轮胎企业对外突围受到限制。

  综上所述,沪胶市场利多措施不足以推动期价上行,在轮胎产业疲弱的影响下,主力1501合约不排除测试12000元/吨及前低支撑的可能性。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