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东营河口支行用心服务理财客户成效显著

2016-08-05 10:45:00    作者:张莹莹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中国银行;东营;河口;支行;用心服务;理财;客户;成效显著
[提要]中国银行东营河口支行于2004年成立,2010年划归市行直属,是一家仅有17人的直属经营性支行。

困局

中国银行东营河口支行于2004年成立,2010年划归市行直属,是一家仅有17人的直属经营性支行。由于进驻较晚,当地的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代发薪业务多被工、农、建及东营银行瓜分。加之近年来经济形势持续下滑,油田单位裁员降薪,职工收入不断缩水,同时,在当地仅有支行本部一家机构的现状,也造成了河口支行目前个人业务客户资源较少且相对单一,个人业务发展严重受限的困局。

布局

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无论环境多么的恶劣,只要我们提前布局,规划得当,上下齐心,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迎来发展契机。在综合分析客户结构和自身发展优劣势后,支行确定了以深挖中高端客户,积极扩展理财客户深度和宽度,培育客户成长、和客户一起成长的战略思路,并通过系列活动逐步拉近和客户之间的距离。

一是精心策划,分析客户特点制定活动方案。首先分析客户资产状况、年龄、性格特点,对其家庭特别是子女的情况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针对客户子女主要集中在中小学、且7月份为中小学暑假时间等因素,支行利用“6.1儿童节”的契机,开展了观影活动。考虑到“我行理财客户也可能是他行理财客户”,我们设计的观影活动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答谢活动,更是客户营销活动的开始。以此为契机,支行创新性地在客户间展开了为期一个月的客户金融资产提升活动,为“暑假去哪儿”夏令营活动拉开序幕。

二是周密部署,设计活动内容吸引客户兴趣。6.1儿童节观影活动现场,精心挑选了目标客户群,并合理设计影片放映之前的现场主持及与客户互动的流程,最大程度的淡化客户对“要求其资产提升”可能出现的反感心理,巧妙利用家长关注孩子成长的天性让其主动接受。活动现场播放精心制作的“暑假去哪儿”主题活动“广告视频”,并为现场小朋友预发了暑期夏令营邀请函。在调动起客户好奇心和参加欲望后,理财经理向客户介绍了支行6月份客户金融资产提升活动,说明客户在6月份金融资产提升15万以上或邀请新增理财客户即可参加。

破局

活动开展初见成效。系列营销活动方案的推出成功引起了客户的兴趣。观影活动结束第二天,近一半的客户通过微信、电话方式进行了咨询,部分理财客户随即从行外陆续转来资产。在这一个月的提升活动中,共有16名客户从行外转来资金共计300余万元,新增理财客户4名。

呵护客户孩子成长。活动最终确定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小客户共十二名,都是十岁左右的未成年人。孩子们自理能力差,部分孩子从未离开过家。家长对孩子的关注度非常高,如果活动搞不好,很可能丢掉这部分客户。面对这些困难,支行领导非常重视,不断修正活动方案。一是聘请专业培训公司,让孩子既能得到专业的训练,又能得到细致周到的照顾。生活自理、高空断桥、海岛生存、真火镭战及寻宝定向等活动的顺利开展,让孩子们的心性和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当我们把孩子跨过高空断桥那一小步的照片在微信群中发出来,家长看到孩子的超越,感动的热泪盈眶,在微信群里为中国银行组织的活动点赞。二是利用微信平台,增强我们与家长的互动。孩子的在夏令营的生活起居,学习、训练过程通过微信全程直播。在微信中看到孩子开心的笑脸,家长对我们的活动也是越来越信任;活动结束后,家长在微信群中纷纷表示对中行感谢,认为我们的活动做在了同业银行的前面,通过活动既锻炼了孩子又增加了对中行的信任,并承诺以后不管大钱还是小钱,都会放心存到中国银行。

大局

活动的顺利举办,不仅表达了中行对理财客户的重视和感谢,更是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客户的积极性和“胃口”。不但获得了客户的信任,营销了存款,更是对老客户进行了深入的挖掘,对新客户资源进行了拓展。支行在活动结束后,专题对此次活动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分析,计划对这部分客户持续营销,跟进。同时,支行将积极利用此次活动的成功经验,在下半年对该部分理财客户以及20万以下客户尝试更合理、更亲民的方式进行专项营销活动,不断提升其在中国银行的贡献度,培育、呵护他们不断成长。

一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并不值得炫耀,但中国银行东营河口支行会继续强化区域内“大行”意识,部署“大局”战略,发挥支行年轻人思维活跃、干劲充足的优势,创新性地做好各项活动,坚定不移的走好支行确定的“扩展理财客户深度和宽度,和客户一起成长”思路,不断促进支行个人业务的持续增长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