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5月9日讯 台湾著名歌手齐豫曾经在《梦田》中这样唱道:“每个人心中一亩田,每个人心中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而对东营职业学院的断臂学生马明涛来说,他心中也有这样一亩梦田,只不过在这块田上,他种下的是奥运梦,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代表中国队登上残奥会舞台,看着国旗为自己冉冉升起,庄严的国歌为自己奏鸣。从2009年开始到现在,失去双臂的马明涛多次与健全人同场竞技,创造了一次又一次奇迹。但是,在这傲人的成绩背后,很少有人可以想象到,作为一个残疾人,他走过了一条多么艰辛而坎坷的道路。
不幸面前,他选择了自强不息
2001年正月14日,是让马明涛铭记一生的日子,因为在那天,他的人生发生了巨大转变。那一年,马明涛11岁,正读小学四年级。那一天,旧历新年刚刚过去两个周,天空正飘着洁白的雪花。性情活泼好动的马明涛跟小朋友玩耍,一时兴起竟爬上了变压器,结果导致触电,被送往医院急救。在医院的最初一个月,家人和他都抱着幻想,企图保住双手和双臂,因此一直采用保守的药物治疗,直到一个月后,医生告知家属如果不及时截掉上肢,他的关节会重度感染,甚至会有生命危险。手术之后,马明涛失去了宝贵的两只前臂。也许在11岁的年纪,他还不懂得忧愁,也不懂得未来人生的艰辛,但他却可以深切地感受到生理的疼痛,手臂上的腐肉不能割掉,一碰就钻心得疼。由于家庭条件不好,本来应该在医院至少休养治疗半年,但马明涛却在手术后第12天就选择了出院,只是每隔4天去医院换药。这样持续治疗了8个月,伤口才完全愈合。如今回想起当年手术的情形,马明涛的母亲心情仍然沉重。她说:“我寻思着没有盼头了,就像天塌下来似的。”
刚做完手术的那段日子,是马明涛人生的灰色时期。从前调皮好动的孩子,不仅没有办法实现生活自理,而且连下地行走这样简单的动作也无法完成。面对父母绝望的眼神和伤心的泪水,马明涛平生第一次对自己、对人生产生了绝望的情绪。他认为从此他会成为家人的负担,成为社会的累赘。这个时候,如果没有他的叔叔婶婶的鼓励,也许就不会有之后马明涛的蜕变。他的叔叔婶婶都是小学老师,知道此时的马明涛最需要的是精神的鼓励和支持,于是他们不间断地对他进行心理疏导和安慰,随着时间的推移,马明涛逐渐意识到,如果自己没有勇气面对已经发生的一切,那么今后将永远在痛苦中度过。于是,11岁的他开始学着坚强,开始用嘴叼着铅笔写字,后来干脆练习用断臂夹住铅笔写字。尽管断臂常常被划伤,但他仍坚持一笔一划地练习,时间长了,他竟练就了一手不错的硬笔书法。在滨州市体校上学期间,他的楷书还曾获得市体育系统硬笔书法比赛二等奖。
就这样,靠着惊人的毅力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马明涛不仅学会了写字、绘画,还学会了刷牙、洗衣、做饭、骑自行车,实现了生活自理。如今的马明涛,不仅可以轻松地用自己的断臂应付学习和生活,而且还喜欢踢足球、打羽毛球。就连拨打、接听手机对他来说也不是难事,平时没事的时候,他会经常发短信给姐姐和同学。面对别人惊讶的神情,马明涛说:“手臂骨头里有个凸起,用它按手机健,很听话,你想按‘5’,它不会连‘6’一块按下。”他还坚持每天写日记,“但写字时间不能太长,否则会累。”
竞赛场上,运动天赋初崭头角
马明涛天生热爱运动,喜欢长跑。在那次意外发生前,他就经常与小伙伴们在腿上绑上沙袋练跑,当时他父亲认为这只是因为他的淘气。13岁起,马明涛开始将沙袋穿在身上练。如果说11岁之前的跑步,对马明涛来说只是无心之举,好玩爱动的表现,那么13岁之后的跑步则成为马明涛生活的重心和全部希望。他想用跑步来锻炼自己的耐力和毅力,更重要的是他想用跑步来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重新树立对生活的信心。
辛苦的付出,很快就得到了回报。2006年6月,马明涛所在的河流中学举行3000米越野赛,班主任董振学找到了马明涛,动员他参加。谁也想不到,17岁的他首次参赛就获得了第五名。这之后,只练了两个星期的马明涛又参加了县里举办的运动会,并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看到了潜力,马明涛练习更加刻苦。当地县残联领导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推荐他进入滨州市体校深造。经过系统的训练,马明涛开始在大型比赛中崭露头角。2006年,他参加了在烟台举办的全省第七届残疾人运动会,并成为当届运动会有成绩记录的最年轻的选手。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7年9月,马明涛的母亲因病卧床不起,本来十分困难的家境如雪上加霜。面对昂贵的学费、生活费,马明涛只得含泪放弃了学业,到阳信县残疾人就业基地——宁安洗煤有限公司打工。搬砖、推煤、喂鱼,成了他每天的工作。公司规定每天早上7点半上班,但马明涛总是每天早上6点就起床,每天坚持跑6公里。一个月后,公司经理劳荣树了解到马明涛的情况,决定资助他5000元让他继续学业,期间公司每月提供300元生活费,并为他缴纳“四险”。
面对如此来之不易的机会,马明涛倍加珍惜,从此训练更加刻苦。为了尽快提高比赛成绩,无论酷暑严寒,他每天早上都坚持5点起床,先跑4公里,然后练蛙跳……功夫不负有心人,2009年4月,在河南举行的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赛暨中国王屋山登山比赛中,马明涛和健全人同场竞技,获得青年组第三名;2009年6月,在“泰山啤酒杯”中国登山系列大奖赛生态旅游专线赛中获第二名;2009年10月,在杭州举行的全国残疾人青少年田径锦标赛中,他自己勇夺800米、1500米、5000米赛跑三枚金牌,同时获得体育道德风尚奖。这次全国残疾青少年田径锦标赛,山东队共获得9金,马明涛一人就占了三分之一,而且他的成绩与上届残奥会的纪录距离很近。
最大梦想,登上残奥会舞台
2012年9月,马明涛被东营职业学院会计电算化专业录取,从此成了一名光荣的大学生,也揭开了他生命中更精彩的一页。当时的马明涛已经小有名气,不仅已经入选了山东省残疾人体育后备人才库,而且多次代表山东省参赛,很多学校曾表示欢迎马明涛报考他们的院校,但马明涛在网上进行比较筛选后,最终选中了东营职业学院。问及他当时选择这所院校的原因,马明涛说:“一是因为这所学校办学条件好,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学生非常关爱,学校有专门为残疾大学生设立的‘飞翔社’,“飞翔行动”在物质和心理上对残疾大学生进行帮扶;二是因为学校有刘志刚教练,刘老师针对残疾学生有一套系统的训练方法,并带出了伦敦残奥会银牌得主袁义志等许多优秀的运动员。”
事实证明,马明涛的选择是正确的,在东营职业学院学习期间,他不仅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无私帮助,而且在刘志刚的系统指导下,马明涛的训练成绩突飞猛进,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突破。2012年9月6日,以“文化旅游,快乐健康”为主题的中国健身名山登山赛在华山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1200多名运动健儿,沿自古华山一条路,经千尺幢、百尺峡,最终抵达终点站北峰纪念亭,全程7.4千米。马明涛以64分钟的成绩获竞技组第二名。
2012年11月18日,以“愉悦身心赏美景,全民健身登黄山”为主题的2012年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暨第八届中国黄山国际登山大会于在黄山风景区鸣枪开赛,马明涛力克选手,获得青年组冠军。2013年4月12日,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国家体育总局、中国残奥委员会主办的2013年全国残疾人青少年(25岁以下)田径锦标赛在福建省残疾人体育运动管理中心开赛,马明涛勇得5000米冠军。在2013年4月21日举办的“白云山杯”第八届伏牛山登山节和4月22日举办的“唐鼎天池山杯”登山比赛上,马明涛勇夺双冠,而且他还创造了两个记录:两个登山节上唯一一名残疾人选手以及连续两年蝉联这两个登山比赛冠军的选手。
面对这一连串骄人的成绩,马明涛没有满足,训练反而更加积极刻苦。谈及未来,马明涛表示,希望自己有一天可以进国家队,登上残奥会领奖台,为母校争光,为祖国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