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三种模式保障参保城镇职工报销医疗费用

2014-07-21 08:35:00    作者:崔立慧   来源:黄三角早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城镇职工 参保人员 医疗费用 门诊 城镇登记
[提要]7月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在东营市正式启动,也就是说,在签约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可在诊疗目录范围内,起付线上、最高支付限额之下报销普通门诊费用支出。据了解,上半年全市受理工伤认定申请1034起,依法认定725起,为3396名工伤职工及其供养亲属支付工伤待遇8493万元,保障生育职工待遇发放,共为2393名职工支付待遇3009万元。

  大众网东营7月21日讯 7月起,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在东营市正式启动,也就是说,在签约定点医疗机构,参保人员可在诊疗目录范围内,起付线上、最高支付限额之下报销普通门诊费用支出。自此,东营的参保城镇职工报销医疗费用享有普通门诊、门诊慢性病和住院三种保障模式。近日,灵活就业人员的签约仍在进行中。

  企业职工养老金上调
社保卡持卡人数超百万
  除了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门诊统筹制度,2014年以来,东营还在其他方面提高了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由人均1915元提高到2118元,实现“十连增”,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由320元提高到360元。实施了居民大病保险实施方案,推行“一站式”同步结算,有效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开展城镇职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试点工作。同时失业保险发放标准为每人每月830元,继续保持全省第一档次。 
  6月份全市开展了医疗保险基金专项检查,目前已抽查医疗机构6家,抽调病历300余份;进一步加强社保基金非现场监督工作,预警河口区“离退人员死亡后继续领取养老金”1人、“一人同时领取多份养老金”2人,协助滨州核查“一人同时领取多份养老金”2人,追回养老金26263元。
  出台了城镇职工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转移接续办法,设计开发了转移接续操作系统程序。建立社会保障卡基层服务平台,参保人员可在基层人社所或部分规模以上参保单位办理社保卡业务,取消辖区限制,实现了全市社保卡业务的无差别服务。此外上半年全市社保卡持卡人数113.02万,其中新发放13.02万张。
  据了解,上半年全市受理工伤认定申请1034起,依法认定725起,为3396名工伤职工及其供养亲属支付工伤待遇8493万元,保障生育职工待遇发放,共为2393名职工支付待遇3009万元。
  在劳动关系协调工作方面,东营市按照省一类档次调整了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人每月1380元上调到1500元,非全日制用工最低小时工资由14.5元上调到15元。发布了2014年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涉及216个职位(工种),为人力资源供求双方协商确定工资水平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小贷发放3.31亿元,扶持0.83万人
  据了解,上半年,劳动用工网上备案完成备案3590家,涉及职工26.8万人。受理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案件783起,涉及劳动者1200余人,调撤率74%,按期结案率100%,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540余万元。推进兼职仲裁员参与案件审理工作,目前市仲裁院兼职仲裁员已参与案件审理60余起,有效提高了审理效率,缓解了案多人少矛盾。
  在劳动保障执法工作方面,东营市人社局会同市中院、市检察院和市公安局,制定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案件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实施办法》,加强了案件处理的可操作性和各部门的有效衔接。上半年,全市共查处劳动违法案件156起,结案率100%,追发工资待遇284万元,催缴社会保险800余万元。
  在就业创业工作方面,据介绍上半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92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2.25万人,分别完成全年任务目标的58.26%、62.63%。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3172人,困难群体就业839人,接收应届高校毕业生1.36万人,已就业1.11万人,签约率81.86%。 
  上半年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3316笔,共计3.31亿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带动人数0.83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66.56%。同时面向城乡劳动者举办各类培训班658个,培训人员3.12万人,其中技能培训2.5万人,创业培训0.62万人。新增公益性岗位923个,已安置各类就业困难人员553人,落实各项补贴资金1397.55万元。全市登记失业997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就业局势保持了基本稳定。
  在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方面,东营区和河口区已于2013年完成基层平台规范化建设并顺利通过省厅考核验收,利津县、垦利县完成了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其中利津县已于5月份投入使用。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