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民手机消费成流行时尚 要方便也要安全

2015-01-13 14:44:00    作者:   来源:大众网综合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支付宝;手机支付;钱袋子;理财产品;手机消费
[提要]市民消费账号多关联着网银、支付宝等,手机消费一族的一部分钱财都被手机上与消费、理财相关的APP“控制”着。银行业内人士提醒,如果装有支付宝的手机丢失,要先拨打95188进行挂失,冻结账户;其次要找通讯运营商挂失、补卡。

  大众网东营1月13日讯 想网购,手机APP上就能轻松搞定;要团购,手机点几下就能实现;需打车,手机上就能叫车、付款……现如今,手机上进行移动消费已成为年轻人的时尚消费方式。智能手机上可以安装各类APP,能购物、领优惠券、理财、转账、交话费和水电费等。手机上消费在给市民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市民消费账号多关联着网银、支付宝等,手机消费一族的一部分钱财都被手机上与消费、理财相关的APP“控制”着。

  手机APP绑着“钱袋子”

  手机原本作为一种社交通讯工具存在,而如今它的上网、娱乐、消费等功能开始渐渐由附属功能转为主要功能。

  记者随机采访了20名23岁至30岁、使用智能手机的市民,其中,18位的手机中都安装有支付、消费类APP,有5位手机控制着个人一般以上的钱财。热衷手机支付的人群仍以喜爱新鲜事物的年轻人为主,从性别来看,则以女性为主。

  东城上班族张女士的智能手机与钱相关的APP有十多个,其中有手机淘宝、支付宝钱包、返利网,有快的打开、嘀嘀打车,有手机营业厅,有银行的客户端,有团购客户端等。她说:“智能手机就相当于移动电脑了,而且比电脑还方便。手机客户端就可以购物、转账、交费、理财。手机点一点,钱就花出去了,随时随地可以消费,很方便。”

  除了手机APP,微信平台也成为众多商家争夺之地。微信也可以与网银等绑定。许多商家推出微信公共号,开设微信平台。目前,我市有许多市民通过微信平台交话费、打车付款、理财、买彩票、购物、信用卡还款等。这样算下来,手机里许多手机客户端都绑着市民的“钱袋子”。现在不仅用手机刷一刷可以消费,手机点一点就可以轻松购物、理财,手机支付已成为年轻人常用的支付方式。

  手机支付要方便也要安全

  “85后”王先生从去年开始迷上了手机理财,把银行卡里的闲钱都转到余额宝里。“其实,让手机控制着自己的钱挺不放心的,万一手机丢了,这些钱就存在被盗风险。”王先生说,以前他连开通网银都觉得不安全,可看到一些理财产品收益较高,身边许多人在买,而且存在里面购物时可以随时使用,他就忍不住了尝试了一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习惯。

  网络上流传的一篇题为《手机掉了,你的支付宝可能也完了》的文章引起“手机党”的担忧。其实,支付宝、微信支付账户需要验证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不是那么容易被盗取的。手机支付需要特别注意安全,尽量不要让手机信息丢失、被盗,平时就要绷紧财产安全的弦,消除手机支付、消费存在的风险。

  银行业内人士提醒,如果装有支付宝的手机丢失,要先拨打95188进行挂失,冻结账户;其次要找通讯运营商挂失、补卡。用户可以在丢失手机的第一时间,在电脑上登录支付宝,进账户设置栏目中关闭无线支付以保护账户安全。

  为了提高手机支付的安全性,在日常的使用中,可以先在手机上设置好开机使用密码。手机支付软件、购物软件等都需要登录密码,不要设置自动登录,以免手机丢失后轻易被他人登录。手机APP的消费账户内不要存有大量钱财。使用完手机支付软件之后,要先退出,然后再次进入登录界面,清除之前的登录账号信息等。养成定期修改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好习惯。(记者李红佳)

  相关链接

  国民消费挥别大众时代

  中国传媒大学一项研究显示,中国的大众消费时代已经结束,目前已进入以小众化、个性化为特点的“精众”消费时代。“精众”追求高品质生活,其消费明显由价值观驱动。比如对汽车,从追求功能发展到享受座驾;在快速消费品方面则追求安全和健康。

  在新的一年里,人们有什么消费计划?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益派咨询,对2062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受访者在2015年最想购买的东西是质量更好的日用品(57.0%),其次就是电子产品(41.4%)。

  电子产品及其相关产品和服务,正成为备受瞩目的新消费增长点。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罗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消费结构经历了以基本消费品、普通耐用品、高端耐用品、轿车住房为代表的4个阶段。目前,我国已进入了以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信息消费新阶段。

  商务部研究院《2014年消费市场发展报告》预计,信息消费的增速将远远超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增速,将达到20%以上,成为全年消费的最大亮点和消费增长的最主要引擎。

  罗文指出,创造良好的信息消费环境,需要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推动出台网络信息安全方面的法律制度,明确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保护用户个人信息的义务,规范个人信息的收集、储存和使用等行为。

  调查显示,受访者在2015年的消费计划还有:在国内旅游(37.7%)、丰富文化娱乐生活(29.4%)、买车(23.2%)、出国旅游(21.7%)、买房(17.2%)、装修(12.8%)、接受进修培训(12.2%)、购买奢侈品(6.9%)等。

  信用卡消费、超前消费也是年轻群体和精英群体的消费特点。但本次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仍然支持在收入范围内有计划地消费,占比为67.2%。20.8%的受访者消费态度是能省则省。10.2%的受访者赞同超前消费。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我国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主任赵萍表示,在经济和政策对消费的支撑力度都有所减缓的背景下,次高速的经济增长必然带来消费的次高速增长。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真真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