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海上钻井平台生活:每一刻都绷紧“安全弦”

2015-09-25 08:21:00    作者:赵尔靖   来源: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生活垃圾;钻井作业;海上钻井平台;亚甲蓝;动物世界
[提要]“在平台上,每一刻都会绷紧安全弦,这是最重要的。”  为了做出更加可口的饭菜,唐军和他的炊事班每月会开一次伙食委员会,向平台工人征集做菜的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让大家“吃得更好,更舒心”。

    对一座正在“运转”的海上钻井平台来说,最重要的要素是人。9月18日至20日,记者在胜利六号和九号平台分别接触了不同岗位的平台人员,他们中有27年只请过一次假的平台“掌门人”,有在同一岗位接班的女婿和岳父,有每一刻都绷紧安全弦的安全监督员,有为平台员工做了18年饭菜的厨师,还有保障员工健康的外雇医生……在他们身上,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安全监督员唐洪新:每一刻都会绷紧“安全弦”

  “在平台上,每一刻都会绷紧安全弦,这是最重要的。”9月18日,初次登上平台,记者见到的第一个人就是唐洪新,他首先向大家介绍了平台的逃生线索及救生衣、救生艇的使用方法。“平台的保暖救生服是百分之百配备,救生衣是百分之二百一的配备率,每个床头都有应急部署窗口卡,安全通道也十分显眼,提醒大家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中。”

  1990年参加工作的唐洪新已在浅海平台待了25年,先后去过7个海上平台,“安全是第一位的,要对每一位员工负责。” 9月20日8时45分,在记者即将离开平台之前,安全监督员唐洪新像往常一样组织了一次“弃船演习”,模拟井喷失控,平台所有人员紧急撤离。这样的安全演习在平台上较为常见,安全监督员会模拟井喷失控、硫化氢爆炸、火灾、平台倾覆等情况进行惊恐演习、硫化氢演习、消防演习、人员落水演习,以此提高大家的应变能力,熟悉逃生路线,减少人员伤亡。

  炊事班班长唐军:“让大家吃好,才能更好地工作”

  1978年出生的唐军是胜利九号平台的炊事班班长,自油田建设技校厨师专业毕业后,已经在平台做了18年饭,“也曾想换个岗位,但后来一想,给大家做好营养可口的饭菜,让他们更好地完成钻井作业,不也是为平台工作出了力嘛。”

  正因如此,唐军总会“变着花样”给大家准备五餐,“尤其在新鲜物资刚刚上来时,菜品都不会重样的,即便是主食也要做出特色,除了常见的米饭、馒头、饼,还会炸馒头干、做豆沙饼、豆沙包、做油条。”据了解,在厨师班,所有的厨师都有中级以上资格证,还有两个高级厨师。员工多对平台伙食赞不绝口,“饭菜很可口,花样很多,尤其是营养搭配合理。”

  为了做出更加可口的饭菜,唐军和他的炊事班每月会开一次伙食委员会,向平台工人征集做菜的建议,了解他们的需求,让大家“吃得更好,更舒心”。

  钻井平台“掌门人”任华:27年如一日最美的年华献给平台

  1988年参加工作的任华是胜利九号海上钻井平台的经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平台安全第一责任人,生产经营第一责任人,生产运行第一责任人,党风廉政建设第一责任人,责任最大。”

  因为工作时间早,任华经历过平台上“人抬肩扛”的时代,“第一次上平台是在胜利三号做钻工,一待就是20天,刚开始很难适应,那时条件有限,从船上运来的水泥、重晶石、泥浆药品等需要人扛到舱室,记得最累的一次我们一组来回扛了160吨,第二天走路都晃悠。”

  由于工作需要,任华先后在三号、五号、九号钻井平台工作,而在这27年的工作中,他只请过一次假,还是当时的平台经理因家事“特批”。谈及平台的24小时,任华告诉记者,“每天早上起床后,7点组织一次生产会,了解工作进展和安全状况,之后去平台作业现场检查各岗位情况,有时遇到情况在作业区一待就是一天,之后开始组织生产协调,比如调动船只,上料、补水、设备维修等等,下午6点半再开一次生产会,安排晚上生产情况,一般情况下都是一点以后睡觉,手机24小时不会关机。”对他来说,工作之余最大的休息就是看电视新闻,“还比较喜欢《动物世界》。”

  任华有个可爱的女儿,但因为工作忙,他对女儿用的心思很少,“即便是在下平台休息的20天,公司的事情也很多,所以和家人尤其是和女儿相处的时间少,很感谢家人的理解和支持。”任华说道。

  机房司机赵恒军:徒弟师傅“一家亲”

  在与平台人员聊天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一个有趣的讯息:在平台机房,本是师徒关系的两名员工,最后变成了岳父和女婿的关系。这位老师便是胜利九号原机房柴油机司机的赵恒军,而这位徒弟兼女婿便是32岁的于洋。

  原来,在2009年,刚上平台的于洋成了赵恒军的徒弟,因于洋家在外地,所以下平台休息时赵恒军考虑到于洋住宿不方便,便会让他在家里住几天,“女儿和他是胜利职业学院的同学,再加上跟我回家时两人谈得来,2011年他们确定了恋爱关系,2013年结婚,今年已经有了孩子。”对于大家调侃的“师徒”变“岳父和女婿”,赵恒军常笑而不语,对女婿的评价也是简单的“还不错”,但看得出来,两人的感情并不赖,工作上也是相互帮助。

  对于自己从事的这份工作,赵恒军感慨道,“从1995年就一直待在九号平台,算是最早的一批员工,说不出对平台的感情有多深,但做得很顺心,很喜欢这份工作。”

  平台外雇医生李林林:24小时为员工做好健康服务

  对经常在平台的人来说,可能已渐渐习惯了这份工作性质,然而对于外雇医生来说,狭小的空间、长时间不下平台、与外界接触交流少等会让他们十分不适应,半年前到胜利6号平台的外雇医生李林林便曾有这种感受,“现在已经习惯了,和每个人成了朋友,也了解了他们的身体状况。”

  李林林负责平台人员的身体状况,“感冒和皮外伤最常见。”除此之外,平台疾病的预防是他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如夏季对蚊虫的预防治理,“会在角落处喷药,冬季预防流感,会熏醋,也会在生活垃圾存放处喷杀虫剂等等。”记者看到,李林林的医药室内备有各类基础药品,其中也会存放预防硫化氢的关键药品,如亚甲蓝注射液等,“20天下去补给一次药品,平时就是24小时为员工做健康服务。”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