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失联企业将被列入“异常” 黑榜法人难再办公司

2016-01-27 08:15:00    作者:黄海霞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关键词: 东营;年报;我市;企业信用信息;农民专业合作社;失联
[提要]去年,垦利县兴隆市场管理所入辖区企业开展上门办理年报服务。电子化年报可通过东营市工商局红盾信息网官方网站点击“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相应操作,亦可直接登陆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点击“企业公示信息填报”模块进行相应操作。

  去年,垦利县兴隆市场管理所入辖区企业开展上门办理年报服务。工作人员现场为企业办理年度报告,手把手指导企业开展联络员注册、报送年度报告、查询相关信息以及年度报告书下载。

  1月25日,记者从市工商局了解到,目前,我市工商注册的市场主体达到129058户,其中,企业37461户,个体工商户8950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2092户。按照《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规定,今年所有市场主体都须在1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完成2015年度年报工作。

  去年我市企业、个体工商户年报率均超90%以上

  “《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实施以来,全市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报纸刊发、电视公告、电话告知、手机短信、函告企业等方式,做到宣传、告知全覆盖,全力推进市场主体年报信息公示工作。2014年度,我市企业、个体工商户年报率均超过90%,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86%。但仍有部分市场主体不重视年报工作,因年报不及时或年报公示信息有问题而被移入异常名录中。”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自2014年10月1日开始,按照《企业经营异常名录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在每年6月30日之前没有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报送上一年度年报并向社会公示的企业,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将在年报结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将其批量移进经营异常名录,并在网上予以公示。

  “马虎”年报要当心 3%比例抽查可能抽到你

  采访中,记者获悉,我市年报实行属地管理制度,即在哪里注册就向哪里报送年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要求采取电子化方式报送年报,个体工商户除了电子化方式报送外,还可以通过纸质报告方式进行报送。电子化年报可通过东营市工商局红盾信息网官方网站点击“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相应操作,亦可直接登陆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山东),点击“企业公示信息填报”模块进行相应操作。

  那么,是不是应公示年报的市场主体只要将年报报送就高枕无忧了呢?实则不然,对此,工作人员提醒,必须重视起年报信息的真实性,因为,省工商局每年会在年报结束后,按照3%的比例随机摇号确定抽查企业名单,由各级注册登记部门依此对公示信息的情况进行检查,一旦发现被抽查市场主体的实际情况如住所(经营场所)、注册资本、股东等信息已发生变化,而工商登记未变更的,或者年报数据因疏忽失误或故意造假等情况的,均会被移入经营异常名录。因此,市场主体在年报时一定不能疏忽大意,应付了事,既不能延时报,更不能虚报信息。

  忘报须及时补报 “失信”将多方受限

  列入异常名录的整改期限最长是3年,超过3年依然没有补报的将会被列入严重违法企业名单,被列入严重违法名单的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负责人。

  2015年11月,国家38个部门联合签署了《失信企业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启动联合惩戒机制;而今年4月1日起,《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暂行办法》也将开始施行,这也是国务院部委第一部关于“黑名单”管理的部门规章,规定了立法宗旨、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和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管理的含义、管辖、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列入情形和列入程序、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移出情形和移出程序、惩戒措施、异议和救济等内容,相应的惩处和限制也将更加严厉。建立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制度,能够更好地发挥社会和市场的监督作用,形成“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约束机制。

  工作人员表示,今后企业的信用记录情况,所有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都可以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获取。谁要与这个企业做生意,无论是订货,买产品,还是银行信贷,都可以看这个企业的信用记录,企业如果失信就可能失去交易机会,失去市场。过去是一双眼睛在监督企业,现在是千千万万双眼睛在审视和监督企业的经营行为,失信的企业、有污点记录的企业将会寸步难行。

  “如果是在报送期间无意忘记年报而被移入经营异常名录的,应尽快补报未报年份的年度报告并公示后,及时向当地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申请移出经营异常名录。移出后虽然依然会有相应的移入和移出记录,但会减少一些相应的受限,有利于市场主体经营健康发展。”市工商局工作人员建议。(记者 黄海霞 通讯员 崔洪亮 韩伟)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赵静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