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3-17 08:30:00 来源:东营网-黄河口晚刊 我要评论
我市自2008年开始社工证考试以来,市和油田持证社工已达数百名。多数市民对社工这一职业并不了解,将他们等同于社区工作人员。
今年3月15日是第10个国际社工日,为了了解我市社工的发展现状,记者进行了一番探访。
东营社工身兼多职
社工是什么?带着许多人的疑问,记者采访了正在东营开展社工指导和培训工作的胜利阳光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负责人焦裕伟。据悉,2014年6月5日,经东营区民政局批准,焦裕伟成立了胜利阳光青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运营东营区社会组织孵化园,为政府和社会孵化培育综合性和专业性社会工作服务机构。
“社工是指社会工作,是非盈利的、服务于他人和社会的专业化、职业化的活动。”焦裕伟以香港社工举例,社工是一种像教师、医生一样的专门职业,多在养老机构、青少年服务中心等机构为相关对象提供预防性、发展性和补救性服务,帮助服务对象解决他们的个人问题、经济问题、精神问题等。有的社工专门服务青少年,有的专门服务老年人。
目前,东营的绝大多数社工都有两重身份,既是一名社工,用社工的工作理念和方法服务有需要的对象,同时兼做社区工作站的日常行政工作。
社工于昀鑫是青华社区工作站的书记,她既要负责社区的日常工作,办理低保、人口计生等业务,还要承接一些社工服务类项目。“社工项目服务的对象很多,我们一般只有下班时间和双休日才有空去走访。”
王志成是东营市和乐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一名专职社工,也是文汇街道青华社区唯一的一名专职社工。“我可以集中精力服务社区重点青少年,从成效上来讲,还是专职的效果好。”有社工告诉记者,东营现阶段社工和社区工作站是紧密相连的,虽然目前倡导专业和行政分离,但是真要分离开来还要很长的时间。
社工队伍也有烦恼
张梦婕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也是东营区一名主要针对青少年服务的实习社工,但这样“专业对口”的在东营并不多见。该校这一专业每年有100多名毕业生,但是专职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很少,像张梦婕一样选择考研的却不在少数。
“在东营,差了那么点社工的工作环境。”社工专业的小王说,他之前在东营的某社区里当实习社工,发现既没有专业的督导,也没有相应的职业技能再培训,“社工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和社会阅历,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胜任,所以许多年轻人不会选择这个职业。”
今年我市正争取资源
对于这些情况,我市各部门和社会组织也在争取资源,通过加大投入、加强社工理念推广、提高社工影响力、拓展社会服务能力,弥补政府公共服务的不足。
“在市、区两级民政的支持下,2015年胜利阳光所运营的东营区社会组织孵化园共争取省、市两级财政支持共计35万元。”焦裕伟介绍,截至2016年2月,孵化园已孵化社会组织11家,涵盖养老、重点青少年服务、社区矫正、新媒体研究、妇女儿童发展、社会服务评估等领域,其中专业社会工作机构3家,提升了我市的社会工作力量。
团市委权益部负责人魏山山则告诉记者,团市委已于2016年年初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争取财政支持50万元,在三县两区各建立了一处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示范点,现已配备社工10名,将常态化开展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有困难就找社工”会在东营广泛地普及和流行开来,让更多市民从中受益。(记者 赵尔靖)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