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第一书记”的担当 建设“三生三美”新林家

2016-06-16 08:31:00    作者:向玲   来源:大众网东营频道  我要评论

关键词: 扛起;“第一书记”;担当;建设;“三生三美”;新林家
[提要]盛夏时节,草木葱茏,万物尽显生机。东营区史口镇林家村的柏油马路上,一幅绚丽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轻风拂过,荷塘里,圆润的荷叶迎风摇曳,刚露头的白色花骨朵惹人怜,偶尔有水鸟从眼前掠过。“莲藕下面养着龙虾,一亩地一年能多挣2000多块钱。”看着眼前的美景,林家村“第一书记”宋绍胜满脸喜悦,这一片片碧绿的藕池,一条条平坦的马路……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倾注了他的心血,承载着林家村“三生三美”的希冀。

 

莲藕龙虾混养,每亩水面能增收2000元左右

小龙虾上市供不应求

荷花盛开季节,这里将迎来首批游客

  盛夏时节,草木葱茏,万物尽显生机。东营区史口镇林家村的柏油马路上,一幅绚丽的田园风光映入眼帘:轻风拂过,荷塘里,圆润的荷叶迎风摇曳,刚露头的白色花骨朵惹人怜,偶尔有水鸟从眼前掠过。“莲藕下面养着龙虾,一亩地一年能多挣2000多块钱。”看着眼前的美景,林家村“第一书记”宋绍胜满脸喜悦,这一片片碧绿的藕池,一条条平坦的马路……每一个细小的变化都倾注了他的心血,承载着林家村“三生三美”的希冀。

  再过20多天,就是宋绍胜担任林家村“第一书记”一周年的日子,自小在农村长大的他,很快就和村民们打成一片。一年来,他扎根农村,沉下身子,深入群众,访民情,听民声,解民困,这多半年的时间里,他从一名机关干部变为引领乡亲们脱贫致富的带头人,更成为当地群众心目中的贴心人。

  在林家村文化大院宋绍胜的办公室墙上,挂着林家居民分布图和林家村产业布局图。居民分布图根据每户人家居住的位置排列绘制而成,一目了然。林家村分为老村和新村,全村共272户,1056人。其中老村79户。翻看他的民情日志,详细记载着村里每户人家的情况。墙上的产业布局图显示,莲藕龙虾养殖成为村里的主要产业。 

  说起莲藕龙虾养殖,宋绍胜有说不完的话。到林家村后,他发现村里的土地大多是荒碱地,村南紧邻四干渠,靠近水源,原来种植有600多亩莲藕。考虑到村里的现实情况,怎么能利用荷花做点文章,带动村里的发展,成为他心头一件大事。经过深思熟虑,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头脑中闪现:发展特色农业,开发乡村旅游。宋绍胜将自己的想法和村两委成员进行了沟通。然而他的一腔热血却遭遇了冷水,老百姓们并不认可。“很多老百姓非常羡慕城市生活,认为谁会愿意来村里玩儿啊。”这让他意识到,要想实现他的想法,首先得让大家转变思想。

  “经过几次外出参观学习,老百姓们逐渐认可了发展乡村旅游的思路。”想到就干,干就要干好,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宋绍胜着手编制了《林家村发展规划》,提出了建设“三生三美新林家”(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目标,“城市有城市的美好,农村有农村的乐趣。制定这个目标,主要是为了提升老百姓的信心。”宋绍胜说,在他到来之前,村子里种了600多亩莲藕,今年经过流转土地、开垦荒地,莲藕种植发展到2000多亩,培育了路路通家庭农场、春丰水产养殖合作社等5个新型农民主体,成立了支部创业基地,青年创业基地,巾帼创业基地。

  如何让藕池实现最大效益?经过考察论证,林家村在全市率先实现莲藕龙虾生态循环养殖模式。藕虾混养属于种植和养殖互相利用,互相补充的新型高效模式,投入小,风险小。初步估计,每亩水面光养虾就能增收2000多元。记者了解到,在莲藕采收后的空闲期,套养龙虾,藕田中的水草可作为龙虾的天然饵料,既起到了为藕田生态除草的作用,又提高了藕田的利用率,龙虾的排泄物还为藕田增加了有机肥料,实现良性循环。

  盖春铭是林家村有名的莲藕龙虾养殖大户,经过几年的发展,他家的养殖面积扩大到500亩左右,“大部分时间都是大姐在操持。”提起今年的小龙虾销售,盖春铭一点儿也不愁。林家村是目前东营地区最大的龙虾养殖基地,这里水源水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适合小龙虾的繁殖生长,而且龙虾个头大、色泽鲜、口感好,在市场上很抢手。自藕田龙虾起捕上市以来,四面八方的龙虾经销商纷纷到这里抢购龙虾,养殖户们足不出户就能卖到好价钱。每天早上捕出来的龙虾一上岸就被抢购一空。“建成全市小龙虾第一村。”这是养殖户们和宋书记定下的目标。

  6月底7月初,荷花就要盛开了,眼前的宋绍胜一直在谋划着一件大事,他要利用荷花盛开的机会,让林家村走进更多人的视野。“龙虾荷花会的方案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其他的准备工作也正在陆续进行。”走官道、赏荷花、摸大鱼、吃龙虾、“荷花仙子”剥莲大赛……在宋绍胜的方案里,蕴藏着一个又一个让人心动的场景。莲藕与龙虾共生,天鹅伴鱼鳖同舞,让城市和乡村零距离,让记忆活起来,让快乐嗨起来,营造乡村野趣的独特魅力,这是宋绍胜的期待,也是林家村走向更远未来的起点。(记者 向玲)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王青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