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欣
每当夜幕低垂,华灯初上之时,广饶县大王镇北卧石卧东村文化广场上锣鼓喧天、响声阵阵,50多名由村民组成的女子花杆队便舞动起来:只见手中的花杆上下翻飞、左右舞动,一招一式吸引众多村民纷纷驻足观看,啧啧称赞。该村发挥文艺骨干的积极作用,带动村民开展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为村民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欢乐。
近日,笔者走近这支女子打花杆舞蹈队,了解她们与“花杆”的故事。
为了传承:成立女子花杆舞蹈队
据女子花杆舞蹈队组建者的卞金花介绍说,民间流传打花杆起源于秦末楚汉相争时期的一种舞蹈表演形式。相传项羽每攻下一座城池,便站在马上挥舞马鞭,高歌竞舞,这便是今日打花棍的雏形。后来,这种兴奋的场景逐渐演变成一种民间舞蹈,流传至今。两千年来,打花棍历经时代的风雨、历史的坎坷,根系深深扎在民间艺术的沃土之中,其自身也处于不断的发展完善中,向世人展示了民间艺术的丰富多彩和无限魅力。 2017年初,卞金花看到年轻人农闲或业余时间跳跳舞、唱唱歌开心的样子,有了组建一支女子花杆队的想法,更好地将这一传统的健身娱乐运动传承下来。当她和身边的几个老姐妹们一说,大家不约而同地表示赞同,北卧石村党支部书记、村长王新军对此也表示很支持。多方努力下,成立了北卧石村女子打花杆舞蹈队,年龄大都在50岁左右,最大的75岁。村民王文德是个热心文艺爱好者,用他的话说就是:“我热爱文化事业,更热爱本地的民俗文化,大家休闲时在一起唱唱跳跳,心情很舒畅。”
为了健身:不辞劳累,走访教练学
“打花杆看着简单,实际上是要分节表演的。最简单的一节只有4个动作,击打身体四个部位就完成了;而最复杂也是最能体现美感的一节则有24个动作,要连续击打身体24个位置才可以完成,而且必须和着音乐的节拍。”女子打花杆舞蹈队成员王玉玲一边表演一边跟笔者介绍。
万事开头难,三天不拿手中生。因为对打花杆的套路不熟悉,她们从网上看视频,到邻村请经验丰富的老艺人面对面授课,然后回到家里再仔细琢磨、比划。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辛勤付出,这支女子打花杆舞蹈队的队员们边歌边舞,手舞花棍不停地击打自己的头、肩、胸、臂、背、膝腿、足等身体各部位,花棍发出的清脆的铃声和着老人们爽朗的笑声,奏出了一曲和谐的天籁之音。
为了心情:打花棍打出了新村风
“打花杆不仅可以健身强体,还可以增进村民之间的沟通交流。遇事不顺心时,来到这里和姐妹们打会花杆,倾诉一下就马上烟消云散,既文明,又能促进家庭、邻里关系的和谐和睦。”女子打花杆舞蹈队成员卞金花,是花杆队的骨干成员,她对打花杆的好处有自己的理解。
对此,女子打花杆舞蹈队成员庞秀凤也深有感触。成立打花棍队之初,还有人持反对意见,认为我们这些人是闲着没事干。随着时间的流逝和村风村貌发生的悄然变化,现在可以说是所有的家人都特别支持她们来跳舞,哪怕自己多做点家务,也不能让我们误了“正事”,你说我们能不积极。
“我们会继续扩大女子打花杆舞蹈队的影响力,充分调动村民和文化爱好者投身文化建设的积极性,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广场文化中来。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为载体,积极改善农村文化活动条件,挖掘农村文化骨干,不断营造良好的新农村文化氛围。”谈及接下来的发展,北卧石村党支部书记、村长王新军信心满满。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欣
2月6日下午,垦利区“打非治违”“环保攻坚”“扫黑除恶”“禁毒铲毒”四大专项行动集中启动 [详细]
2月6日上午,我市2018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广饶县陈官镇启动。据悉,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是由宣传部门牵头、相关单位共同参与的支农惠农品牌工程。 [详细]
为征集社会爱心力量和专业力量,推进东营区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广大读者,现面向社会公开招募2018年度寒假期间公益服务志愿者。2、热心公益事业,具有奉献精神... [详细]
2月5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宇向东到东营区指导区委常委班子2017年度民主生活会。在听取了东营区委常委班子对照检查、班子成员发言和相互批评意见后,宇向东对民主生活会给... [详细]
2月6日,2018年垦利“好客山东”贺年会首届黄河口冬季捕鱼节在垦利区水语小镇举行。 [详细]
近日,东营黄河河务局2017年度供水资料整编工作顺利完成,为黄委供水局资料汇编工作奠定了基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