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间“碧玉”悬 架起共富桥

2025-08-06 07:46:00 来源: 爱东营 作者: 衣笠玮

  近日,利津县汀罗镇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的20多个黄瓜大棚里生机勃勃。翠绿的藤蔓上挂满鲜嫩饱满的黄瓜,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一派丰收景象。

圣水农业示范园航拍全貌。

  “我们园区120亩小黄瓜已进入采摘期,预计总产量60万斤。”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黄瓜种植基地经理王学武介绍道,“现在每天有数千斤黄瓜以每斤2元左右的价格销往全国各地,再过20多天这季黄瓜就收完了,我们已开始准备下一季种植。”

  这个以有机蔬菜、菌菇种植为主的示范园,通过智能温控大棚、精准灌溉等现代化技术,不仅让黄瓜亩产突破两万斤,更保证了其脆甜口感和翠绿外观,在市场上极具竞争力。目前园区每日黄瓜采摘量约5千斤,产值近万元,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果实的香甜在唇齿间绽放,村民的口袋也因这丰收的馈赠而日渐充实。从种植到包装的每个环节都需要大量劳动力,让不同年龄、技能的村民都能找到合适岗位。汀河一村的范开芳就是其中一员,她在这里工作已5年多。“每天7点来采摘,平时做些给黄瓜盘头、修须等工作,一天能挣一百多元。”范开芳笑着说,“中午还能回家给孩子做饭,真是挣钱顾家两不误。”

  像范开芳这样的村民还有10多位,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的同时,也让曾经冷清的乡村重现活力。更可喜的是,园区还吸引了不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持续动力。

  为推动产业升级与价值提升,园区创新构建全产业链发展体系,有机整合育种研发、种植生产、精深加工、电商销售及文化旅游等多元业态。在特色农产品种植领域,园区一方面向上游布局育种与研发企业,通过品种改良培育优质农产品,持续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向下游引入精深加工企业,将农产品转化为腌制品、罐头、风干食品等深加工产品,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不仅如此,园区还积极借助电商平台拓宽销售渠道,让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此外,园区还融入文化旅游元素,开展采摘体验、农业科普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游玩,实现了农业与旅游、文化的深度融合。

  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正是汀罗镇乡村振兴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汀罗镇紧扣“产业促振兴”的核心思路,以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等特色农业项目为引领,持续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通过创新模式促增收、创造岗位稳就业、延长链条强产业,多维度推动产业提质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来源:爱东营)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