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王允功荣登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

2025-08-27 17:36:32 来源: 大众新闻 作者: 赵静

  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办,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居民王允功荣登“中国好人榜”。

  王允功,男,1949年12月生,中共党员,山东省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锦明社区居民。几十年来,王允功始终心怀感恩,积极回报社会,累计为公益投入善款超39万元。从成立爱心互助小组到组建志愿服务队,他带动社区上百人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用半生时光诠释了“帮助别人,没有理由”的朴素信念。

  初心如磐,凡人之善书写大爱“搬到这里第三天,我就闲不住了。”2013年,王允功入住锦华七区。看到单元楼走廊地面坑洼、扶手锈迹斑斑,他二话不说,拿起自家装修剩余的水泥、砂纸和油漆,从1楼到11楼,一口气干了5天,把楼道整修一新。之后,他把自己的手机号贴在单元门上,写道:“家中有老人、孩子需要临时照顾,或水电暖有问题,都可找我。”

  这并不是一时兴起。自退休以来,王允功始终没有停下服务的脚步。“我今天做的这些,都是在还当年的‘情’。”谈及志愿初心,王允功总会提起童年。1949年,他出生于山东邹平贫困家庭,四岁丧母,全靠街坊邻居接济长大,“今天张家给个窝头,明天李家送件旧衣,我是吃百家饭、穿百家衣过来的。”

  1968年参军成为海军后,他每月只有6元津贴,却定下“每月存5元补贴家用”的规矩。1972年春节前,他存够60元准备寄回家,却在报纸上看到雷锋家乡因自然灾害生活困难,当即把钱全部寄往当地民政部门:“比起他们的困难,我的这点钱不算啥。”1997年,老伴拿着《齐鲁晚报》给他看,报道中山东夏津县董焕芝、董焕丽姐妹因父亲患白血病失学。“我没读过多少书,吃够了没文化的苦,不能让孩子再走我的老路。”当晚,他与家人商量资助事宜,得到全力支持。次日,他联系山东省妇联“春蕾”计划办公室,申请资助这对姐妹,还提出“只要有需要,还能资助更多孩子”。此后14年,他陆续资助12名失学儿童,投入7万余元,孩子们的来信他都精心收藏,得知他们考上大学,比自己办事还高兴。

  星火成炬,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王允功的在小区留下自己手机号的行为,如同一颗火种,在社区逐渐燎原。2014年,锦华七区280栋居民受他影响,自发成立“280爱心互助小组”。起初只是几人跟着他修修补补,后来退休工人、在职职工、学生等纷纷加入,小组逐步发展为“允功志愿服务队”,大家一致推举他为队长。

  2022年5月,东营市首家以志愿者姓名命名的“王允功工作室”在锦明社区成立。他趁热打铁,整合辖区志愿力量,组建磨刀队、助老扶幼队、设施维修队等8个小分队,将服务延伸至中心城区、六户镇。截至目前,服务队已开展各类志愿服务110次,足迹遍布11个小区,累计修补透水砖地面23处、植树416棵,为10个公厕安装164个扶手,打了984个膨胀螺丝孔。

  2023年大年初二,王允功带家人在淄博旅游时,接到小区居民暖气管道漏水的求助电话。他当即决定返回东营,家人放心不下,也放弃行程一同赶回。抵达居民家时,水已漫至客厅,他和队员们顾不上休息,立刻查找漏点、维修管道,忙到深夜才完工。“王师傅总把事往自己身上揽,很多时候他做完我们才知道。”队员杨志泉满是敬佩。

  队员陈志峰是服务队的“技术担当”,跟着王允功做志愿已有8年。“磨刀、接线、修水管,居民有需要,我们随叫随到。”他说,以前觉得公益是“大人物做大事”,跟着王允功才明白,修好一段路、帮老人通次管道,都是实实在在的温暖。

  光明延续,微光成星河照亮人间2019年11月1日,王允功在遗体捐献(眼角膜)申请书上郑重签下名字。“希望百年之后把光明留给人间,这是我能做的最后一件事。”他说出这句话时,目光平静而坚定。

  2021年3月,他跨小区担任锦华六区第三党支部书记,推动“老骥壮志 银龄生晖”治理项目,成功将两处废弃井场改造成“口袋公园”,动员750多人次参与社区整治。2023年,该小区被评为开发区“幸福小区”。

  如今,“允功志愿服务队”已有135名成员,涵盖老党员、在职职工、学生、退休工人等不同群体。他们定期开展安全巡逻、社区保洁、扶贫助老等活动,成为基层治理中不可或缺的“红色引擎”。

  五十载寒暑,一颗初心从未改变;百余人心火,一片社区因他温暖。王允功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了一名老党员、老军人的忠诚与担当。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从一束光到一团火,他让“允功”两个字成为东营志愿服务的一面旗帜。

  微光汇聚,渐成星河,照亮更多人的前行之路。如今,“允功志愿服务队”已经成为东营的一张名片。他们的红马甲穿梭在大街小巷,为这座城市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每当有人问起为何要选择这样一条路时,王允功总是笑着说:“我不过是在尽自己的本分。”但正是这份看似简单的初心,汇聚起了无数微光,点燃了人们心中的善意与希望,照亮了更多人的生活道路。(来源:大众新闻)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