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味道“香飘”产业路

2025-11-20 08:32:18 来源: 爱东营 作者: 任强

  “古法酱油得晒足360天,少一天都出不了这醇厚的味儿!晒的时间越长,酱香味越浓。”11月12日上午,在位于东营区辛店街道的甘夫农业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古法酱油晒场,工人掀开竹匾,查看酱料晾晒情况,琥珀色的豆酱在阳光下泛着油亮光泽,醇厚酱香裹挟着日光暖意扑面而来。

  天然晒酱工艺复杂、发酵期长,利润空间本就有限,为何要坚守?“一方面这是家里传承百年的老手艺,还有就是想让更多人吃上健康的‘老味道’。”作为古法酱油第五代传承人,总经理成加加2020年创办甘夫农业科技(山东)有限公司后,并未固守传统,而是对传统酿造工艺进行了“升级”,增加了炒豆、提纯水等步骤,酿出的酱油香味更足、营养成分更高。

  如今,这款“慢工细活”的酱油年产能达7万斤,年产值突破100万元,线上线下订单火爆,吸引40余家代理商合作,产品远销北京、天津等多地。“在区文旅局指导下,我们已提交2025年度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这让我们扩产更有底气。”成加加笑着说。

  从祖辈的小酱坊到年销百万的农业企业,甘夫酱园的蜕变,正是东营区“老手艺+新产业”融合发展的生动注脚。

  在黄河路街道南苑社区,市级非遗胜机月饼的香味同样飘向远方。这款被东营人亲切称为“机厂月饼”的美食,2024年入选市级非遗名录,历经55年从油田内供食品成长为全国畅销品。

  “胜机月饼现在已覆盖山东省全部地市,并销往北京、上海、天津等近20个省市,平均年销20多万斤。”胜机月饼第三代传承人毕耜平说,产品也从原来的单一品种发展成为目前三大系列三十余个品种。

  循着香味来到史口镇,“史口烧鸡”的招牌在老街口格外显眼。“孩子在外地工作,我常真空包装寄过去,这就是咱东营的‘家乡味’!”说话间,两只打包好的烧鸡被递到顾客张女士手中。

  如今,这款曾走街串巷的小吃,不仅升级为真空包装、高端礼盒等多元形态,更入选省级非遗名录。不远处,占地7300多平方米的史口烧鸡文化产业园已建成招商中。“目前,产业园已有14家企业入驻。”史口烧鸡协会负责人郑小强说,产业园预计年产烧鸡25万只,年产值将突破1250万元。

  从甘夫酱园的浓郁酱香,到胜机月饼的绵甜醇香,再到史口烧鸡的丰腴酥香,东营区的非遗美食正突破传统边界,实现从“静态保护”到“活态传承”再到“产业赋能”的蝶变,阔步走向更广阔的市场舞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东营区以创新链赋能产业链、产业链反哺创新链的非遗“双链融合”发展模式,正是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生动实践。

  目前,东营区已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7项、市级39项、县区级98项,构建起多层次的非遗项目体系。“我们要让非遗不仅‘活’在展厅里,更‘活’在百姓日常中、产业赛道上,让这些老味道焕发新活力,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留住乡愁记忆的新力量。”东营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副主任扈继淑表示。(来源:爱东营)

初审编辑:康梦芸

责任编辑:赵静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