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13 09:02:00 作者:徐鸣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要评论
??作为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几天来,我发现媒体采访时总是希望代表委员们谈谈对当前高房价的看法。
??我认为,当前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都是高房价,就江苏来讲,不同城市的房价往往能够相差几倍,甚至十几倍。高房价主要集中在一些特大型的中心城市和一线城市。
??对形成高房价的主要原因,我以为,在住房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总体上讲,这是不平衡的住房供求关系的一种体现。而所谓不平衡的供求关系,一是中心城市、特大城市的土地后备资源匮乏,没有了土地后备资源,投资者看到了商品住房的投资价值;二是投资性和改善性住房的需求增加,这两者凑到一起,共同推高了房价。因此,现在的高房价本质上反映了一种扭曲了的市场供求关系。
??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还要研究这些一线城市、中心城市既然房价这么高、生活成本也这么高,为什么人们还是这么趋之若鹜。
??道理很简单,因为这些一线城市、特大型的中心城市有着良好的公共设施,也能够提供更好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提供更好的就业机会。
??我们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的城乡面貌,尤其是城市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不是均衡的,有些地方变化非常大,有些地方变化不是很大,形成了比较大的落差。
??我因为工作关系,这些年跑过一些地方,总体上讲,一般省会城市都变化比较大,而边远城市变化比较小;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变化比较大,中小城市变化比较小;这几年能源、资源紧张,结果造成了一些能源城市、资源性城市由于资金充裕,发展变化也比较大,而一些能源、资源匮乏的城市变化就比较小。
??总之,在整体发展的大前提下,出现了比较大的发展不平衡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缺憾。这种缺憾也反映了我们一种不是很正确的政绩观,往往不能够很均衡地使用公共资源,而是经常喜欢制造“亮点”。
??既然有“亮点”,一定也会有“盲点”;在公共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往往“亮点”是少数,“盲点”是多数。在有一些地区,往往中心城市集中了一个地区一半的人口和一半的经济总量,中心城市和中小城市之间的落差越来越大,人们都往中心城市跑,结果“城市病”、“大城市病”越来越严重。高房价仅仅是“大城市病”的一种病症,应该讲,交通堵塞、灰霾严重、生活成本上升,甚至生活焦躁不安等等,都是“大城市病”的一种具体体现。
??从整体解决中心城市和特大城市的高房价来讲,我以为,还要控制中心城市、一些特大城市的过度扩张,从根本上治理已经日益严重的“城市病”、“大城市病”,这才是“病根”。治“病”方法,就是要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的发展,适当发展中小城市,切实做到大、中、小城市和各种中心镇均衡发展。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