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小麦风波”凸显转基因困境

2013-06-13 09:28:00    作者:陈一鸣   来源:环球时报  我要评论

关键词: 转基因作物安全性 转基因小麦 环球时报 转基因技术 转基因大豆
[提要]【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陈一鸣】饱受争议的全球最大种子提供商、美国孟山都公司最近“摊上事儿了”。《环球时报》记者采访到的美国专家几乎都对转基因作物的安全性抱有信心,不过,并非所有人都主张无条件推广转基因作物。

  【环球时报驻美国特派记者 陈一鸣】饱受争议的全球最大种子提供商、美国孟山都公司最近“摊上事儿了”。但摊上的事到底有多大,在美国国内和海外市场却有点区别:孟山都公司官员近日先是说,“未经批准的转基因小麦”出现在俄勒冈州农田一事有“人为破坏”的可能性,接着又表示,打算今夏重启北达科他州的转基因小麦田试验;而针对小麦出口大国“摊上的事”,日本、韩国以及欧盟有的要暂停进口部分美国小麦,有的要进行更严格的检查。《环球时报》记者在美国围绕转基因问题采访相关专家,有人从科学上肯定转基因技术,但有人也不主张强推。不管怎样,对中国政府来说,应加强粮食生产监管,坚决避免像美国这样在普通农田中出现转基因作物。

  美国为何不推转基因小麦

  5月底传出的孟山都公司试验“未经批准的”转基因抗除草剂小麦事件引起很多国家的恐慌,当原因还未查明时,该公司6日对外表示,将重启已停止多年的转基因小麦田试验,并强调“培育的转基因小麦新品种与俄勒冈州发现的转基因小麦品种不同”。此前一天,孟山都公司官员还表示,“神秘小麦”事件是孤立的,不排除“人为破坏”的可能性,也没有证据表明转基因小麦已进入市场。“神秘小麦”的消息出来后,《环球时报》记者就向孟山都公司求证,得到的信息是,这种转基因小麦种子曾在1998年至2005年进行试验,但公司从未向美国政府申请上市,公司将与美国农业部展开密切合作,调查转基因小麦种子是如何流向普通农田的。

  “虽然我专门从事转基因研究,但也不知如何解释这一事情。”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植物学系细胞生物学教授埃杜尔多·布鲁姆瓦尔德6月3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但无论如何,布鲁姆瓦尔德相信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对这种转基因小麦安全性的评估,即它的各种参数与普通小麦植株在本质上没有不同,不会威胁到人类健康。据美国转基因法律、政策和专利问题专家阿兰·贝内特介绍,目前,全世界已成功研发600多种转基因种子,大多数诞生在美国的实验室,但美国投入商业使用的转基因作物只有8种,即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甜菜、苜蓿、木瓜、南瓜。也就是说,作为转基因作物种植第一大国,美国官方并未批准种植转基因小麦。大约9年前,孟山都公司迫于环保团体压力放弃在美申请大规模种植、生产转基因小麦。

  相对来说,在欧洲、亚洲受质疑的转基因食物,在美国遇到的阻力并不大。根据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抗除草剂的转基因大豆,播种比例从1997年的17%迅速上升到2012年的93%。抗病虫害的转基因玉米,播种比例从1997年的8%上升到2012年的67%,可见转基因作物的种植在美国相当普遍。贝内特分析说,这与美国民众在传统上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抱有较强信心有关。在美国,小麦是排在玉米之后的第二大主粮,人们几乎每顿饭都离不开面包,既然美国民众对转基因没有太多反感,美国政府为何没有批准转基因小麦的商业化?贝内特解释说,美国政府仅负责转基因种子的审批和监管,不会主动推广所批准的任何一个种子。政府在批准某个转基因种子商业化之前,必须由种子公司向政府申请,整个过程历时5至10年,也有可能更长,并要支付1000万至3000万美元的巨额评审费。贝内特表示,由于转基因种子的审批过程漫长、投入资金巨大,因此种子公司势必会提前进行严格的市场调研,有盈利希望才会报到美国政府审批,否则便有可能干等着赔钱。

  贝内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美国是全球小麦最大出口国,但许多进口小麦的国家和地区对转基因主粮的担心影响到美国农民种植该类作物的积极性,这也是孟山都在研发了9年转基因小麦后,最终没有向政府申请商用的部分原因。同样的理由,美国也没有实现转基因稻米的商业化。大豆和玉米除可直接食用外,还有许多工业用途,比如炼油、制药等,这让转基因大豆、玉米在世界市场上的接受度相对较高,因此获得种子公司的“青睐”,被首先推上市场。

玉青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