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8 10:01:00 作者:杨桐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我要评论
记者从外地乘火车回到北京,早上八点半走出北京火车站。考虑到正是上班早高峰,所以并没有去挤地铁,而是选择打车。
还没走到北京站的出租车乘降点,就有很多人围上来,“打车走吗?马上就走!”“排队打车得两三个小时呢!跟我走,马上就走!”“正规出租车,有票。”这些人并没有穿着任何有标志性的制服,看不出来是出租车司机还是乘降点的调度。
记者到达乘降点排队的时候,乐观估计前面有近百人,排在记者前面的是一对老年夫妇。那些招揽生意的人看准了老年人的心理,极力的游说这对老年夫妇跟他们走,“在这排队至少得两三个小时,你们这么大岁数遭不了这个罪。我们也是正规的出租车,有票,你跟我走,给我点小费咱马上就走。”起初,这对老年夫妇并没有打定主意,经过几个人的反复劝说,他们询问了小费的价格,那个人马上就说小费要30元,车费打表计算。经过几分钟的犹豫老年夫妇跟着那个人走了。
不一会,周围又有着急乘车的人选择付小费提前走,有人问在哪乘车的时候,那些人很肯定地说:“不远,就在右手边第二个路灯下面。”说着指向天桥下面的路灯。
随着队伍慢慢地前进,记者发现,进入乘降点的车租车很少,十分钟内仅仅有三辆出租车进站。
在那对老年夫妇离开大概二十分钟后,记者在乘降点再次看见他们,正由带他们走的那个人引领着坐上一辆出租车。可见,当时“马上走”的诺言并没有兑现。
大约一个小时左右,记者终于来到了队伍的前面,这时旁边的路灯旁有人发生了争吵,一位三十多岁的女性指着一位之前招揽出租车生意的人说道,“你们不是骗人吗?说马上走,我跟着你走了半里地,哪有车?你们就这么做生意?”那人很无奈地说,“一有车马上就让你先走,行不?”周围同样招揽生意的人也上前劝阻,最后由那人开着自己的私家车送走了那位女士。
而当记者站在车道上等车的时候,有一位穿着黑色衬衫的年轻人拖着箱子从停车场的入口跑过来,抢在正常排队的乘客之前把行李箱放进了出租车的后备箱,随后又跑过来一个中年男子,准备上出租车。这时乘降点的调度出面阻止,但是碍于不能在乘降点出口造成拥堵,只能让他们快走。中年男子从钱包里拿出30元钱给了年轻人。
记者坐上出租车时已经距离排队时有近一个半小时之久。记者也询问了出租车司机,他表示并不知道车站还有收小费快上车这回事。而问到为什么火车站不好打车的时候,司机说因为打车的人多,而早高峰的时候很少有空车跑到火车站,半路就有乘客上车,能够空车到达火车站的出租车少之又少,所以在火车站打车尤其是早上的时间段打车,真的很难。 记者杨桐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