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酒庄 白酒重回传统模式

2014-08-14 09:20:00    作者:佚名   来源:糖酒快讯  我要评论

关键词: 酒庄 白酒企业 白酒行业 种植 西凤酒
[提要]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四川、贵州等地,多个酒企在大力开发建设白酒酒庄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认为,酒庄和目前很多酒企建立的体验店类似,“酒庄建设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为白酒私人定制业务做铺垫”。

  人们的传统印象中,酒庄是用于贮藏,出售红酒为主的。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四川、贵州等地,多个酒企在大力开发建设白酒酒庄

  着眼私人买家的白酒定制

  在建设酒庄方面,泸州老窖颇为热情。去年7月,泸州老窖集团与泸州市纳溪区政府签约,作为前者“一园三基地”之一的纳溪酿酒基地即“中国酒镇·酒庄”进入建设阶段,整个酿酒基地规划占地1.6万亩。目前,该工程还在加速进行。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认为,酒庄和目前很多酒企建立的体验店类似,“酒庄建设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为白酒私人定制业务做铺垫”。

  如其所言,泸州老窖集团总裁张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通过建立白酒酒庄,引入国际通用的高端产品形式和标准,既能提升产品的品质价值,还能极大地满足消费者对品位和个性的体验需求,“我想这将是我们一个新的增长点,但必须要建立相应的营销、管理机制”。

  据了解,在当前的行业深度转型期,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酒企颇为追捧私人定制。截至目前,茅台、汾酒、西凤酒等多家酒企都有了自己的定制酒公司。“酒庄可以成为消费者的直接体验场所,而且为吸引更多较为高端的定制客户创造了条件。”有业内人士如此解释说。

  回归传统

  在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看来,白酒企业恋上酒庄,实际上是对高端酒的痴情。“通过包装的改变,外加酒庄概念的衬托,增加白酒的附加值。”

  作为舶来品,白酒酒庄建设尚处于初始阶段,标准、发展模式等尚未成熟。有分析认为,依据国外标准,酒庄普遍在重点产区内,拥有原料、酿造、储存体系。而国内的酒庄,有些只是体现酿造与储存,缺少原料环节。白酒的相关原料,很难像葡萄一样形成对酒庄园区的覆盖。

  “国际上针对葡萄酒有所谓的酒庄,而中国将其称为酒作坊、老字号。”宋书玉认为,其实传统的作坊、老字号原本就是以类似于酒庄的模式发展而来,只不过规模化、工业化后,以品牌概念取代了字号。如今将其称为酒庄,实际上仍是对精工化、地域化生产方式的回归。

  绑定消费者

  从定义上讲,酒庄通常是指葡萄酒酒庄,涉及种植、酿造、灌装全过程。有分析认为,这一轮白酒企业酒庄建设潮的兴起与年初酒庄联盟的成立有关。据了解,早在今年上半年,中国酒业协会白酒酒庄联盟在四川泸州成立。按照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的介绍,白酒酒庄联盟的成立可以推进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通过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建立完善的白酒酒庄制度。

  谈起做酒庄的意图,青青稞酒负责人日前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坦言,做酒庄是为了让消费者知道产品是在怎样的环境下生产的,希望能够通过在美国做葡萄酒的经验,做好白酒的溯源,说清楚白酒原料从种植到销售再到售后的全过程。

  “现在酒行业深陷低迷,各酒企都使出浑身解数抢夺市场,有的推腰部新品,有的大幅降价,以应对高端消费者流失,重获中端消费者。而对于酒企而言,更重要的其实是能圈定消费者,如向消费者解构产酒过程,增加认知的同时,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上述行业内人士表示。

  向本网爆料,请拨打热线电话:0546-8335000,或登录东营大众网官方微博(@东营大众网)、东营大众网官方微信(微信号:dzw8335000)。
初审编辑:苏旬
责任编辑:鲍梓欣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