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3-31 08:37:00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我要评论
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3月13日联合发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5年修订)》,将于4月10日施行,外资进入名优白酒股权比例的限制被取消。中国酒业是不是站在了并购的大风口上?
“2015下半年开始后一年,是行业内产业整合和重组比较好的时机。”3月24日,全国糖酒会期间,知名白酒专家晋育峰在中国首届酒业并购论坛上说。
持这一观点的还有中信证券投资银行委员会消费行业负责人耿欣。作为多起酒业并购的操盘手,他认为,并购将成为白酒行业上市的新常态。2015年至2016年,真正的行业整合大潮会蜂拥而至。
正在掀起大浪的是白酒行业。沱牌舍得集团的控股权转让挂牌长达两月之久,海南椰岛的国有股权转让已通过挂牌征得意向方。皇台酒业已停牌3月,宣布更换大股东事宜等。
白酒业是不是迎来了并购的最佳时机?未来酒业并购的主力军在哪里?并购后期的整合到底哪些是核心问题?十大来自酒企、营销界、券商和投行的并购亲历者展开了激烈的探讨。
白酒仍处低谷 整合快到最佳时机
白酒业已经走出低谷,还是面临复苏?对行业的走势预判备受业内关注。
“2013年和2014年盘整,并不代表白酒行业现在已进入新周期。今年以后,二线及以下品牌会更困难,那才是寒冬。”对多家白酒生产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的晋育峰说,去年业绩增长的白酒品牌屈指可数,不超过10个。他说,去年上半年,行业产量增长了7.02%,销售增长了5.85%。这是一个新的拐点,白酒销售增长首次低于白酒产量增长。
海通证券食品饮料首席分析师闻宏伟对白酒行业的现状也并不乐观。他说,最近十年和近两年相比,食品饮料的各个子行业都出现了一个低速增长的趋势,不只是白酒,啤酒首次出现了负增长,包括速冻米面、方便食品也出现了负增长。
他说,从白酒行业的供求关系看,这两年居民消费表现得比较活跃,但还很难替代公务消费的下滑,只能说需求端呈现企稳态势。供给端的压力也并没有明显的缓和。调研显示,经过这两年的洗牌退出这个行业的数量不多。
耿欣总结,从所有白酒类上市公司去年三季度的经营情况看,新常态是整个白酒行业步入低速增长,这是一种挤压式的增长,行业分化越来越明显。新常态之二在于白酒行业重归大众消费。第三是在互联网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渠道。从整个国内零售消费品的总额来讲,网购占的比例大概达到了8%,可是整个白酒行业可能连1%都不到。
白酒行业尚未走出低谷。那么,白酒行业是否迎来整合的最佳时期?
曾参与华泽集团多起企业并购整合的白酒专家吕咸逊认为,从今年开始,并购会成为很多企业发展壮大的重要途径。茅台股份销售公司总经理王崇琳也在酒业市场论坛上表示,虽然现在没有大的并购,但未来行业内会有大的并购案发生,这将决定中国白酒的走向。据知情人士透露,茅台集团和五粮液股份都已部署了并购措施。
晋育峰同样看好今年下半年。他认为那时,白酒行业资产价格相对更合理。从2015年下半年开始以后一年,是行业内进行产业整合和重组比较好的时机。“但并购不会进入战国时代。”他说,全行业有8800多张生产许可证。五粮液有关人士表示,其中可供选择的不到100家。
耿欣也认为,对规模较大的白酒企业来讲,仍有可能通过IPO实现上市之路。2015-2016年行业的整合大潮即将真正的到来,因为2014年行业的挤压尚未充分,并购的帷幕刚刚拉开。
在耿欣看来,帝亚吉欧正是中国优秀酒企未来发展的样板。但晋育峰认为,即使有并购的到来,很有可能会形成一百亿企业打不垮十个亿企业,三十亿企业干不掉三个亿企业的结果。这缘于当地酒企在区域市场有高强度的区域壁垒和口感壁垒等。
其他行业有哪些并购经验能为白酒行业借鉴?行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经过两轮并购投资潮,中国啤酒的企业数从2000年400多家到剩下110家。中信证券研究部的数据显示,全球烈酒行业前五大公司市场份额占比超过60%,其中帝亚吉欧和保乐力加份额达45% ,而中国白酒的行业集中度按照2012年规模以上白酒行业的统计来讲,前48家企业收入占比只有57%,利润占比80%。
但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提醒,啤酒和白酒业产业特征有异同,并购经验不可照搬。啤酒的产品容易同质化,白酒香型各异,两行业的盈利水平不一样。对白酒而言,中国传统文化和饮酒文化支撑了利润空间,从而决定企业做大愿望是否迫切。
何勇还指出,啤酒的产业开放度比较高,进入门槛比较低,且对并购、新建没有特别的政策。白酒相对产业的开放度比较低,业外的资本和境外的资本比较难以进入,刚修订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虽然开放了对名优白酒企业的控股权,但中国独有的白酒文化决定资本进入这行业的活跃度不同。
白酒整合难点
那么,未来白酒业并购的主力军是哪些?并购后期的整合面临哪些核心问题?
中粮农业产业基金是习酒的第二大股东。中粮农业产业基金董事总经理朱国洋在酒业并购论坛上,首度透露了中粮集团股权投资白酒业的选择标准。他说,“第一个猜想是有强大品牌力背书的白酒企业,茅台、五粮液的双雄地位不会动摇;第二个猜想是成功转型为快销品企业的酒企,比如拥有牛栏山二锅头、歪嘴郎等的企业;第三个猜想是在品类细分市场能深入挖掘的酒企,如劲酒、预调酒;第四是深耕区域市场的品牌酒企,比如江西的四特酒,贵州的习酒;第五个,我们认为自身具有良好的团队,能得到强大资本支撑的酒企。”
耿欣认为,上市的龙头酒企横向并购将成为主流方向,因为上市公司现金流充裕,特别是一线白酒,最有可能进行对外并购。省内龙头企业成为并购买方的可能性较大。在混合并购方面,中信证券认为白酒行业的整体估值水平比较低,大型食品饮料集团仍然存在着持续并购白酒企业的可能性。在纵向并购方面,他认为,前期整合众多品牌的大型产业品牌,可能同时出现继续并购高效率品牌资产,以及剥离低效率品牌的双向交易行为。
在纵向并购方面,中酒网董事长赖劲宇表示,在A股通过并购间接上市,也是酒水互联网企业上市的一种方式。晋育峰表示,白酒行业包装供应链上,没有一家企业能超过30亿元的,希望垂直领域能出现做到一揽子解决方案的供应商。
“并购后期的酒业整合,不能光是投机。”国台酒业总经理张春新说,天士力的投资是战略性的长期投资,16年30个亿砸下去,先建厂后做市场。如今,由天士力投资的国台酒业已成为茅台镇第二大酱香型白酒生产企业。
“理念的融合才是整合最大的难题。”五粮液集团兼股份公司对外合作部长刘国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2013年和2014年,五粮液股份分别投资河北邯郸永不分梨酒业和河南五谷春酒业,迈出对外并购的第一步。
同时为河南五谷春酒业董事长的刘国强举例,如并购后股东方提出,每个产品上都应该加上“五粮液”三个字,这就是理念的差异。
质量把控在团队的融合中也显得尤为突出。包装材料的封样、审核、打样、验收,合格了才包装生产。五粮液的做法是,先从销售规模小于亿元的民企开始投资,边做边学。
在白酒并购中,对基酒的估值也往往有巨大的分歧。闻宏伟表示,对公司市值的判断,可以用二级市场最简单的模型,它的价值等于被并购公司的收益乘以市盈率的倍数。在当前行情下,不少酒企依然把自己的基酒给了一个非常高的估值。
对此,刘国强表示,五粮液的并购目的之一就是输出优质基酒。五粮液在并购的过程中,对原有老公司的基酒没有评估进入并购资产,由酒企自行处理。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